《母親的恩情》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孟郊望著母親的白發,縱有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現在你就是孟郊,你在想什么?(多懂事的孩子;多體貼的郊兒)
母愛就是這樣偉大而又平凡,母親深夜縫衣,清晨送兒,她的愛就體現在那些細微的事情上。50歲的孟郊難忘這一幕幕,不由地寫下了這些的詩句:(齊讀)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3.帶著母親的叮囑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萬千,自己大聲朗讀第三自然段,用“——”劃出孟郊看到的,用“﹏﹏”劃出想到的。
a、看到:太陽出來了,路邊的小草更顯得生機勃勃。指圖:小草長得很茂盛,這就是“生機勃勃”。
b、孟郊看到此情此景,孟郊想到了什么?(學生交流) 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
你又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孟郊觸景生情,寫下了這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比山高,比海深的愛就是——(引讀)母親的恩情。
母親的恩情我們永遠報答不了,也永遠銘記在心。孟郊更是如此。他把自己的對母親的敬愛和懷念都凝聚在了這首詩里。
(集體配樂朗讀《游子吟》)
4.同學們,在我們再跟隨孟郊回到臨行前的那一夜。
夜深了,煤油燈忽明忽暗,母親揉揉酸澀的眼睛,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兒子的衣服,女生動情地說—— (齊背《游子吟》)
師:清晨,母親送兒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還不住的叮嚀早回來,男生真情地說——(齊背《游子吟》)
這就是生活中那細微的母愛。在災難來臨時,母愛卻是偉大而沉重的。在汶川大地震來臨時,我們看到了這樣一位母親:
早已沒有呼吸的她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趴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身體被壓得變形了。救援人員們發現她身下還有一個3、4個月大的孩子,孩子在母親的保護下依然睡得很香甜。孩子身上的手機上有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觀看那個被母親用生命救下來的孩子的圖片)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救援人員,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播放背景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
三、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這就是我們的母親呀,在災難面前毫不退縮,把生的希望留給我們。此時此刻,你一定也想到了自己的媽媽,有哪些事情令你難忘,你又想對自己的媽媽說些什么?(生自主交流)
2.古往今來,贊美母親的詩句數不勝數(出示幾個贊美母親的詩句)指導朗讀。
四、教師總結:
同學們,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讓我們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此時讓我們面對著我們的爸爸媽媽,深深的鞠上一躬,道一聲:“爸爸媽媽,謝謝了。”父母的恩情我們永遠都報答不了,讓我們做一個體貼父母,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吧!
五、課后作業布置:
1、深情地背《游子吟》給媽媽聽。
2、積累贊美母親的詩句,在班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