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和烏鴉》教學反思三篇
二、課中利用課文空白處,通過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想象,擴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我設計了“當狐貍看到烏鴉嘴里的肉時,在想些什么?”“第一次狐貍跟烏鴉說討好的話時,烏鴉在想些什么?”“當肉被狐貍騙走以后,烏鴉又在想些什么?”等問題,讓學生發揮想像,把自己也變成其中之一。
三、提倡個性化閱讀。在學習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時,我出示了學習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好的方式進行閱讀(如:邊讀邊做記號、邊讀邊演等),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同一閱讀內容,不同的學生會運用不同的方式去閱讀,在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尊重。但是學生好像只顧著自己朗讀,還不能學著和其他小朋友討論。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需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學生參與表演讀、比賽朗讀等,大面積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參與欲望,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理解寓意時,有些學生還不能深刻了解,只是聽我說了幾句,還應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