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第二課時說課
⑵通過朗讀,你知道又有誰出現啦?
⑶松鼠說了什么呢?青蛙又是怎樣回答的呢?(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引讀、表演讀、分角色朗讀),體味課文的語言,感受青蛙在松鼠的關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⑷教師參與朗讀活動,與學生共同體會。(因為我認為教師的參與教學活動更能激發學生朗讀表演的積極性)
3.學習第10自然段。(教學這一自然段時我注意到了“扶”中有“放”)
(1)齊讀第10自然段。
(2)課中律動:(播放旋律,全體學生做小青蛙,一步一步接連不斷,不停地原地跳,通過學生主動參與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3)引導學生討論想象:上山過程中青蛙還會遇到什么困難?
(4)它又會怎樣克服呢?(集體討論討論,為它想想辦法。)
(5)品讀第10自然段。
過渡:青蛙登上了山頂,結果呢?
4.學習第11自然段。
⑴出示大海的畫面。
⑵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會想說什么呢?(利用文中的空白處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煉學生的說寫能力。)
松鼠又會說什么呢?(這是借松鼠的嘴說出故事蘊含的道理。)
⑶帶著這種歡暢的情緒來練讀第11自然段。
(四)小練筆:
青蛙看到大海會說什么呢?請小朋友想象一下,把他可能說的話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