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鷹學飛教學設計及反思
翔
我們,期待飛翔。
飛向藍天,
飛向理想,
飛向未來,
為了飛,請:
珍惜歲月,
腳踏實地,
拾級而上……
(2)讓小朋友從詩中進一步領悟課文的意思:說說該怎么向小鷹學習?
讀好四個詞“珍惜歲月 腳踏實地 拾(she)級而上”
四、機動:分角色讀課文
個別讀,分男女讀,站起來讀
五、作業布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同桌合作讀一讀或講給爸爸媽媽聽!
六、板書設計
小鷹學飛
第三次 更高的天空 已經 往上看
第二次 比山高 真的
}還不算
第一次 比樹高 ?
學無止境
【教學反思】
小鷹學飛是一則童話小故事,敘述了小鷹在跟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地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比樹高,比山高,往上飛),從而使小鷹逐步提高了對“會飛”的認識,明白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應該不斷進取。故事雖小,道理深刻。通過教學,應當讓學生從中領悟到學無止境,要永不滿足與懈怠的人生哲理。
首先我利用多媒體,使孩子了解老鷹的真實狀態,飛行技術高超。在觀看錄像后再說感受,有感而發,敘述貼切。教學課文時,我將整篇課文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次學飛,第二次學飛,第三次學飛。有了清晰的結構劃分,學生思路清晰,課堂過程流暢。在幾次學飛的教學中,我重點把握小鷹所說“已經會飛了”、“真的會飛了”,讓學生跟小鷹一起經歷每一次努力,每一次進步,體會喜悅之情。老鷹的前兩次對話,激起了孩子們對“會飛”的探究欲。我將講解的重點放在第三次對話。通過對第三次對話的深刻剖析,孩子們終于能夠理解什么叫“會飛”,并總結出“學無止境”的道理。
另外,課中操的設計也讓孩子們學得更為輕松。在做課中操時,孩子們站起來揮動手臂邊讀邊演。體會到了小鷹第一次學飛時的高興,第二次學飛時的興奮,并且在持續不斷地飛行中了解到小鷹的辛苦,體會小鷹的堅強努力,為學習第三次學飛打下良好基礎。果然,當孩子們氣喘吁吁地坐下時,我只稍稍點撥了一下省略號的用法,“拼命”、“急促地喘著氣”這樣的重點就在孩子們的朗讀中自然生成了。可見,朗讀指導不僅在于教給孩子技巧,更要讓孩子真正體會到文章的內涵,與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在讀書時把握重點,更加投入。
一堂課的理解和情感的積累,使得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別是加上課中操的“模擬飛翔”,孩子們都“喘著氣”“飛著”,直觀地體會到成功的不易,讀書情感充沛,表達準確。但在課堂重點的分配上還有一定的問題。講解的部分偏多,孩子有所感悟,卻需要更多暢所欲言的機會。課堂是一個生成知識和情感的過程。今后在課堂中,我還應更加注重與孩子的交流,多放手讓孩子們去做,避免包辦代替的現象。多一些像上面提到的“有感而發”,才能體會到語文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