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歌》課堂實錄
教材簡析:《水鄉歌》是一篇文字優美的詩歌,字里行間充滿了美,水多船多,水美船美,水鄉人民的生活更美。
學情分析:學生在開學之初所學的識字1,已為學習本課打下良好的基礎,水鄉早已在學生的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學起來不會覺得陌生,學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設計特色:本課教學在設計上以認識美,感受美,展示美,表現美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讓學生在美景中,在音樂中動起來,主動地參與各項學習活動之中。
第一課時
一 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師:{ 出示課件,指名回答} 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讓你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菱藕。
生:我看到有一個女孩劃著小船采蓮蓬。
生:它讓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識字1金秋,水鄉,煙波……{這位同學的回答引起全班同學的共鳴,一起背誦起來}
師 :是呀!來到水鄉,煙波浩淼,荷塘滿是荷花,夕陽倒映在湖面,耳邊傳來陣陣的漁歌,還想到水鄉去看看嗎?
生齊答:想!
[簡評:通過學熟悉的畫面,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去激發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對水鄉的美好回憶和無限的向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就打開了自主學習的大門。]
師:{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好,我們一起來學《水鄉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想讀課文嗎?
生:想!
師:那好,翻開書130頁,自由地讀讀吧,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生:{自由地初讀課文}
師:這些要求學會的字能讀準嗎?誰想試一試?
生:{爭先恐后地回答}
師:指著“裝”,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翹舌。
師:這些詞也能讀好嗎?誰敢來?
生:{踴躍舉手}
師:“片片”該怎么讀?
生:我覺得應該注意輕聲。
師:說得真好,一起來試一試。
師:字詞都讀好了,相信課文你們一樣能讀通順!
生:{分節讀課文}
生:潘正龍把“水渠”讀成了“水群”。
師:潘正龍,再試試!
師:水鄉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
生:{學生自由讀,讀完后,迫不及待想說}
師: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大家聽,好!黃佳謠,你說說。
生:我覺得水鄉很美,它水多,船多,歌也多。
師:{把水,船,音符等圖片貼在黑板上。}
[簡評:這一部分教學用時較短,但每一步都落在實處。針對學生在字音,詞語,詩句的不足,鼓勵學生自我發現,自我改正,這些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
三 賞讀課文。
第一節
師:是呀!水鄉的水多。誰愿意來讀第一節?其他同學聽一聽,心里會有什么感受呢?
師:能把自己的感受說給我們聽聽嗎?
生:我覺得水真的很多,你看,有千條渠,萬條河呢!
師:你想怎么讀,才能把自己的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千條渠,萬條河。{加重了千,萬的語氣}
生:我覺得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蕩清波,這水更多了。
[簡評:好精彩的發言。通過讀書,學生感悟到了水多的特點,還是通過讀書,將這一特點展現了出來。]
師:“處處綠水蕩清波”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呢?
生:我想應該不管什么地方的水都很清亮。請使用站內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
生:處處就是到處,就像〈鵝,鵝,鵝〉里的紅掌撥清波一樣,水是透明的。處處綠水蕩清波。{讀的很慢}
師:{出示課件} 我們來到水鄉,看,水面白茫茫的一片,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蕩清波。那么覺得美嗎?還想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