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學實錄(片段及點評)
師:很好!三千六百五拾個日子,而禹在家只住了四天,非常少!所以說是“僅僅”。誰也會用僅僅說一句話呢?想想看,你來。
生:爸爸從美國回來只是僅僅在家里住了四天。
師:把“只是”去掉再說一遍。
生:爸爸從美國回來,在家僅僅住了四天。
師:非常好,終于把這句話說好了!
生:奶奶生病出院回來,僅僅過了五天,又住院了。
師:噢,身體實在不好。
生:我剛從醫院回來,僅僅休息一個星期又住院了。
師:以后要多鍛煉身體,加強體育鍛煉。
師:還有“才”字,“卻”字,你能不能也像剛才那樣,說說用上它們有什么不同嗎?看看誰最善于動腦筋。
生:要是沒有“才”字的話,禹三十歲結婚就跟別人相同嘛!
師:你們知道古代的人大概是幾歲結婚嗎?
生:十七、八歲。
師:有的十五、六歲就結婚了,三十歲的人有的都做了爺爺了!(生笑)禹呢,三十歲才結婚,他為了治水把自己的婚姻都給耽誤了。用聲“才”更體現他一心——(生:治水)。
生:沒有加上“卻”的話,和平常人三次路過家門是一樣的。如果加上“卻”的話就表示,他為了百姓,顧不得在家里看一下妻子。
師:真好!我發現這位小朋友善于動腦筋!現在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這幾個詞要注意強調一下,好嗎?
(指導朗讀)
(點評:抓重點詞理解課文是這節課最精彩的地方。教師采取比較句子的形式,讓學生在探索、分析、運用中把握“才、僅僅、卻”的詞義,并由詞義飽含的情感提升出大禹高尚的奉獻精神,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片段四:
師:現在想不想聽老師講個故事呢?
生:想!
師:好!故事的名字就叫《三過家門而不入》。聽完后,老師還有問題問問大家呢!看看誰最善于傾聽,善于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