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 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4. 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李麗和林圓圓的四次對話的意思,讀出兩個女孩的內心情感。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初讀課文。
2. 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教學重點:
知道翹舌音“術、惹、桌、注、皺”,認識多音字“吐、削”。
教學難點:
多音字
教具用具: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初步識字
1. 出示生字卡片,集體認讀一遍。
(讀音指導重點:“術、惹、桌、注、皺”都是翹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課讀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o。)
2.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片)
3.同桌交流:把不認識的字提出給予解決。
4.開火車鞏固認讀所教生字。
5.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識記這些生字最快。(“術、吐、注、鉛、桌”是既要求認識又要求會寫的字,可讓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術、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6.全班交流思考的結果。(說得好的教師給予表揚,同時重復強調,讓生加深印象。)
7.對生字進行擴詞訓練。
美術 削鉛筆 惹人喜愛 吞吞吐吐
課桌 鉛筆盒 注意 皺眉頭
二、指導寫字
1. 讓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擺放。(引導學生觀察其中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
2. 左右結構:吐、注、課、鉛,前三個要寫得左窄右寬,“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
上下結構:筆、桌、景、拿,重點指導“筆、拿”兩字的書寫。“筆”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毛”字的撇要盡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拿”字上部“合”字的撇起筆靠近豎中線,然后要往左斜,“口”要寫扁一點;下部“手”字的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可以讓學生采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3. 生在書上描紅,然后臨寫,老師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
三、板書
19.藍色的樹葉
術 惹 桌 注 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 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3. 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李麗和林圓圓的四次對話的意思,讀出兩個女孩的內心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黑板、適當小獎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藍色的樹葉》,誰來告訴我這篇課文的兩個主人翁是誰啊?(李麗和林園園)
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美術課上借鉛筆)
出示課件 現在我們一起看看兩位同學誰的畫更好看?李麗的畫為什么不好看?(樹和小草沒有顏色)該顏色該怎么辦?(找同學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