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19《藍色的樹葉》學科語文總課時數1課時版本名稱人民教育出版社頁碼89頁-91頁執教者龔曉紅單元章節名稱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年級二年級冊次上冊教學分析教材分析《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示是:互相幫助,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學生學習起來會很感興趣,輕松易懂。所以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通過讀和討論以及對自己現實生活的回憶來體會人物內心豐富的感情,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中受到啟迪。教學目標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教學重點4、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學難點1、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2、通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中蘊涵的道理。教學準備教具學具補充材料與課文相關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流程第 二 課時一、回憶導入1、同學們,在上課前,老師想來問問:你們平時看到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指名說常看到的都是綠色、黃色和紅色的。)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看一種奇特的樹葉,它是藍色的!大家想知道它為什么是藍色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19課中找找答案吧!(設計意圖:由自己以往對生活中觀察到的實際情況的回憶,引發孩子對課文中藍色樹葉的好奇和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二、感知體悟1、請同學們認真聽故事,說說你聽到了什么?(師播放課件) ①誰來說說你聽到了什么?(指名說) ②誰還能用一句話來說說,課文就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③師小結:這篇課文就講了美術課上李麗向林園園借鉛筆的故事。 2、現在,請同學們輕輕的打開書本第89頁,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3、李麗要畫綠樹時,綠鉛筆找不到了,她想向林園園借筆,這時又發生了什么?請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自讀文) ①誰來說說,這時發生了什么事?(指名說)李麗借到筆了嗎?為什么?(林園園說自己還沒有畫完。) ②林園園是真的沒有畫完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③林園園吞吞吐吐的回答,這里的“吞吞吐吐”,你是怎樣理解的?(請在同位間說說吧) ④那讓我們一起帶著感情讀一讀這句話吧!(生可先自讀品味,再齊讀) ⑤那誰能說說她為什么會吞吞吐吐的回答?(心里不想借,找理由)4、因為林園園吞吞吐吐的回答,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等她都畫完。這次李麗第二次向林園園借筆,她借到了嗎?請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默讀) ①誰來說說這一次李麗借到筆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②從林園園的話中你看出了什么?③那她為什么沒有立刻借筆給李麗? ④師小結:從剛才的這段話中,我們知道,李麗第二次借筆還是沒有借到。 5、因為李麗一直向她借筆,后來,林園園終于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這時她又交代了什么?請默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林園園說出的話。(生可邊讀邊畫出) ①誰來說說林園園交代了什么?(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 ②從這幾句話中你看出,林園園是要求李麗要怎么做? ③那大家想想,在畫畫時提出這些要求行不行?(請快速在同位間說說) ④林園園一下子提出了這么多的要求,你從中感覺到了什么? 6、是啊,林園園一下子又提出了這么多的要求。可李麗還是連忙說:“只畫樹葉和小草。” 這樣林園園總該要借她筆了吧?(還是沒有借) ①沒有借,那林園園是怎么做的?(皺著眉頭說) ②誰能也皺著眉頭來讀一讀?(指名1-2名品讀) ③看著皺著眉頭的林園園,李麗沒有接筆。她借筆三次都沒有借到,此刻她的心里會 怎么想呢?(指名說)(很難過,不想再借筆了。還是自想想辦法吧!)(設計意圖:通過朗讀、討論和聯系實際、回憶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意,聯系實際,進行情感滲透。)三、討論探究 1、是啊,李麗一定也和大家想得一樣。所以她用自己的筆畫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