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4)教案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重點指導:
“掃”是平舌音。
2.認識新偏旁“手字旁”。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學生口頭說詞。
5.學生在田字格中描寫生字。
6.教師范寫生字。
7.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七作業設計。
1.朗讀韻文以及生字。
2.用一兩句話描寫春節圖或掃墓圖。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認識一個偏旁。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了解春節、清明傳統節日的風俗民情,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 指名讀生字卡片。
2. 聽寫詞語:
餃子 拜年 掃墓 踏青
二、指導看圖,學習部分生字。
教師出示第三第四幅圖:你喜歡哪幅圖上節日的活動?(引導學生分別說一說圖上的有關內容)
1. 第三幅圖
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的活動?大家正在干什么?(相機出示詞語:端午 、粽子)
教師簡介:端午又叫端陽、端五。端,是開始的意思。古代“午”與“五”通用。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你知道有關端午節的兒歌嗎?
讀一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酒白糖。龍穿下水喜洋洋。
龍舟:裝飾成龍形的船,有的地區端午節用來舉行劃船競賽。
2. 第四幅圖
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中秋節)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們的表情,你覺得他們過得怎么樣?(出示:中秋、月餅)
中秋:我國傳統節日。農歷八月十五,時在秋季的正中,月兒正圓。此時家家團圓賞月,品嘗月餅,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三、指導讀生字詞,韻文中第三、第四行詞語。
出示:端午 粽子 龍舟
中秋 團圓 月餅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順詞語)
五、 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了哪兩個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端午節人們風俗習慣是什么?(粽子、龍舟)清明節呢?(掃墓 、踏青 )
六、指導學習生字
1.出示:端 團 餅
2.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重點指導:
端、餅: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學生口頭說詞。
5.學生在田字格中描寫生字。
6.教師范寫生字。
7.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六、 作業設計:
1.把句子補充完整。
⑴春節,
⑵中秋節到了,
2.把下面的節日按時間順序排列。
清明節 中秋節 春節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