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母親的恩情教案
撲( ) 什( ) 跟( ) 水( )
3、收集孟郊或《游子吟》的相關資料或故事,講給父母聽。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結合課文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背誦古詩。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指名朗讀生字詞,集體朗讀。
2、導入:孟郊要出遠門,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服,一針針一線線,表達了母親深深地愛。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詩文結合,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導入:黑夜很快就過去了,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從天邊射來。母親有太多太多的話要對兒子說,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同學們想一想:這一路母親可能會說什么呢?(相機板書:清早 村口送別)
3、出示圖片(村口送別),學生交流討論。
4、感悟文本:此時此刻,母親的千言萬語只匯成了一句話,那就是……
(1)出示句子:“郊兒,你可要早點兒回來呀!”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3)讀中體驗:通過朗讀,讀出母親對兒子的不舍和期盼。
5、提問:聽了母親的話,詩人是怎么做的呢?(不住地點頭)。
6、引讀:望著母親頭上新生的白發,詩人的眼睛……(濕潤了)此時此刻,詩人的心里想到了什么?他會說些什么來和母親告別呢?
7、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8、總結:點明課題“恩情”,這就是母親的恩情呀!不管孩子走到哪兒,他都會牽動著父母的心。齊讀課題:母親的恩情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雖然母子倆難舍難分,但千里相送終有一別,于是孟郊穿著母親縫制的衣服,也帶著母親殷殷期望走向遠方,他一路走啊走,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結合圖片自讀第三自然段。
2、出示圖片:詩人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小草長得怎么樣?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呢?(相機板書:太陽 小草)
3、讀好第一句,理解“生機勃勃”:蓬蓬勃勃,非常有生氣。
4、小草為什么會長得這樣生機勃勃呢?(有太陽的照耀)
5、看著沐浴著陽光的小草,孟郊做了什么,想了什么?
6、出示:二、三兩句話。
(1)指名朗讀這兩句話。
(2)理解“撫摸”和“注視” 的意思。
(3)讀中感悟:這里兩個表示動作的詞語,你能把動作展示出來嗎?從這兩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詩人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7、比較句子:出示句子
母親的慈愛,不就是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
母親的慈愛,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
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第一句是陳述句,第二句是反問句,比第一句感情強烈。
8、引導學生提問: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呢?詩人為什么說母親的慈愛就像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呢?(都讓人感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