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理解古詩意思。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進一步鞏固給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
4.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拿出幾枝盛開的臘梅,讓學生進行觀察,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觀賞后的感受。
2.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宋朝大詩人王安石寫的贊美梅花的詩——《梅花》。(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回憶學習的步驟,進行自學。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進行自學。
3.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 梅 墻 數 寒 獨 遙 暗
(2)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墻:第五筆是“豎”
遙:熟字“搖”去掉提手旁,換上走之底,就是“遙遠”的“遙”。
(學生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師生共同介紹作者。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字意
數:幾
凌:冒著,頂著。
寒:嚴寒,(交待出這是冬季)。
遙:遠。
為:因為。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墻角數枝梅:墻角邊有幾枝梅花。
凌寒獨自開: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遙知不是雪:遠遠看過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開的梅花。
為有暗香來:因為有淡淡的清香隨風飄過來。
(7)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8)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4.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聽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練習,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學生進行朗讀,而后評議。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三)練習鞏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ɡ ( )寒 yáo( )遠
2.給下面的字加偏旁組字組詞
每( )( )
支( )( )
3.背誦古詩
(四)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五)布置作業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讓家長評分,記錄在書上。
附板書設計:
4 梅花(王安石)
難字: 墻 遙 寒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詩人借贊頌梅花表達自己堅強的品格。
2.指導學生欣賞詩句,給學生再現的空間,用畫筆親手畫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從而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詩人借贊頌梅花表達自己堅強的品格。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