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識字五》設計與反思
2、師生幫扶解決問題。6分
師:誰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說出來,讓大家幫助你。
生:“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a,誰來讀一遍?跟老師讀。齊讀。
b,第二步,這句諺語中的生字有哪些?拼讀兩遍。(板書:搓、繩、斤)
c,動作演示法:(看偏旁識字法)“搓”是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右邊加上個差。繩:可以用加一加,絞絲旁+黽mian。認識斤:近字去掉走之旁,用到了減一減的識字方法。
師:斤還可以用象形識字法識記。你們看(課件:斤字的演變),斤在最早以前是一種用來砍木頭的農具。甲骨文斤,就象把小斧子。后來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斤。我們常用它做重量單位。公斤,市斤。每個年代的斤代表著不同的文化與歷史,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漢字的獨特美。
d,學生理解說意思:大片樹林防止風沙,線越多搓出的繩子就越粗,粗繩子就能挑很重的東西,并且也壓不斷。
師:風吹不進,粗繩壓不斷,這就是團結的力量。男同學團結一心齊讀這句諺語?團結力量大,男生讀地真洪亮。剛才這位同學你能給大家說一說是怎么學會諺語的嗎?(繼續重復學習方法)
3、生生互助學習諺語。3分
師:學習了兩句諺語了,誰能按照這四個步驟把你明白的那句諺語教教大家!
生:我來教大家“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請跟我讀這句諺語。
a,這句諺語中的生字是:易字,“折”(板書:易折)“折”用什么方法記住的?為什么是“提手旁”?右面加上一個什么字?(板書:斤)
b,用實物演示,理解諺語的意思。
師:這個小老師教的很明白,能熟練按照這四步方法教大家學會諺語,我發給你一個“優秀小老師”。我這里有些筷子,誰想來試一試?(指生實物演示)
四、小組合作學習兩句諺語,全班交流。
1、生總結學習方法,小組自主學習其他諺語。3分
師:我們學習了三句諺語了,誰能快速說出四步學習法?
生:一多讀諺語。二找字拼讀。三方法記字。四說說諺語的意思。
師:老師教給大家的這種方法,對于你們學習諺語非常好使,不信你自己去試試!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按照學習諺語的方法,大家團結合作學習剩下的諺語。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組長要指派每人都要讀,都要說,那對于讀的,說的,聽的同學各有什么小建議?(讀時聲音洪亮,說話時要說完整,聽的同學要專心,出現錯誤要提醒)就照你們自己的要求做好,看看到底哪組團結力量大!開始吧!
2、全班交流。5分
師:各小組都不甘落后,認真地討論交流,下面就開始把你們組學習的知識展示給大家。其他同學要認真聽,要學會向別人學習知識!哪組先來!
(1)“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生:我們學習的是“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其中有“謀、柴、焰”三個生字,(板書:“謀、柴、焰”桃子卡片)“謀”—加一加。“柴”看偏旁,柴火大多都是木頭,所以木字底。“焰”也是看偏旁,“焰”指的就是火苗,所以是火字旁,可是右邊不知怎么記?
師:那老師借助圖畫來幫助你一下。你們看!(課件:火焰變字)記住焰了嗎?看來加上老師了,我們人多就是力量大,大家齊讀一遍這句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