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及實錄
1、課前二十分鐘熟悉學生(15分鐘):
老師講朱德、紅軍的故事,唱紅軍的歌。讓二年級學生了解紅軍是一支什么樣的隊伍,了解朱德是怎樣的人。讓學生能夠初步感受當時的時代背景。
2、交流(5分鐘):
⑴出示三組詞語:
①紅軍 毛澤東 朱德
②草鞋 斗笠 扁擔
③井岡山 茅坪
⑵讓學生結合聽到的故事、自己了解的知識、自己預習課文的內容自己談。(相機表揚)
正式上課:
一、揭題
1、談話:通過剛才咱們之間的談話,老師發現小朋友們耳朵真靈,會聽、會說。課前聽了那么多關于朱德爺爺的故事,小朋友們都覺得朱德爺爺了不起,那關于他的故事,還想再讀嗎?
2、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個朱德爺爺和扁擔之間的故事,好不好?
3、板書課題,指導寫生字“朱”:來認真看老師寫課題,看仔細了,“朱”是一個生字,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書空“撇、橫、豎、撇、捺”,撇和捺像一對小翅膀,要寫的舒展些。來,一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相機講讀第一自然段
1、這篇課文課前已經很認真地預習過的小朋友舉手。
2、那通過預習,你都學會哪些知識啦?(字詞句段篇隨意交流)
3、引出第一自然段(是什么時候的事情?)(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會師圖片)
① “會師”就是兩個隊伍合到一起了,這時隊伍的人變多了,隊伍壯大了,會師成功了,看,戰士們多高興啊!井岡山可是我們紅軍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就是朱德總司令和毛澤東等一些了不起的人共同創立的。看,自己讀書就能獲得這么多的知識,可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高興的讀一讀這句話。(生讀)
②可是(引讀)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 多危險啊!
三、講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紅軍要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可是井岡山上紅軍自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士吃。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們自由的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說說讀了這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讀、自由說)
交流(抓“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體會路遠,難走)
2、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路這么難走,紅軍戰士卻爭著去,搶著去,可以看出紅軍怎么樣?(團結不怕吃苦)
3、小結:紅軍真是一支團結、不怕吃苦,有困難搶在先的隊伍,小朋友們自由的讀一讀這一句話,讀出路途的遠和艱難。(自由讀練)指名讀、齊讀
四、講讀第三自然段
1、過渡:路途那么遙遠,山路時那樣艱險,如果遇到打雷下雨,道路非常泥濘,戰士們挑著那么沉的糧食自山路上,走一步滑兩步,多難啊!身強力壯的年輕小伙子爭著去,搶著去,可是,作為總司令的朱德同志,他是紅軍的重要領導人,當年已經四十多歲的他,也和戰士們一樣爭著去挑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