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做人的故事(通用4篇)
18做人的故事 篇1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緩、潺、莉、醉、剩、撕、屑、垃、圾”等9個生字。正確描摹并記憶“緩、醉、屑、垃、圾”等5個生字,注意結構勻稱。積累“緩緩、需要、沉思、疲倦、停止、撕碎、垃圾”等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區分“沉醉、沉思、沉睡”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句子提問題,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選一個故事演一演。
3、體會課文中主人公講文明的好品質,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 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積累字詞。
教學難點 通過讀句子提問題,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
教學媒體 課文錄音、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板書:做人
問:小朋友,你想做一個怎樣的人?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個小故事,這兩個故事會告訴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
板書課題:做人的故事
3、齊讀課題。
過渡:我們先學習第一個故事。
(二) 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 板書故事題目: 為什么要說“謝謝”
2、 讀題目質疑。
3、 仔細聽課文錄音,聽清故事中講誰謝謝誰?“為什么要說‘謝謝’”這句話是誰問誰的?
(三)學習第1、2小節,認識生字新詞。
1、 自由輕聲讀課文第1、2小節,要求讀正確,邊讀邊思考:爺爺為了什么事謝謝小河?
2、 指名一人一句接龍讀第1、2小節,相機正音。
3、 小組討論,練習說話:
爺爺謝謝小河,是因為( )。
4、 指導朗讀句子:天很熱,他們多么想喝口水呀。注意讀出渴望的語氣。
5、 學習生字詞語。
學生小組自主識字,教師隨機指導:
huǎn
緩 緩 音:注意讀準三拼音。
形:熟字換部首(暖、援)。
義:找找意思相近的詞(慢慢)。
chán
潺潺 音:注意讀準翹舌音。
形:右邊三個“子”中,第二個“子”的一“橫”改為“提”。
義:流水聲,注意三點水與字義的聯系。
再說幾個帶“氵”的字。
6、 小組合作,讀讀比比:
(1)河水流動,發出潺潺聲。
(2)清涼的河水緩緩地流動,發出輕輕的潺潺聲。
說說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指導讀好第2句句子。
(四)理解小男孩說的話。
1、自由輕聲讀第4小節,邊讀邊思考:小男孩認為不用對小河說“謝謝”的原因是什么,用“ ”劃出有關句子。
2、用上“因為……所以……”或“……是因為……”的句式,說說小男孩認為不用對小河說“謝謝”的原因。
3、多種形式指導讀好小男孩的話。
(五)理解爺爺說的話。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5小節,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在書上做個記號。
2、出示爺爺說的話:
“是這樣嗎?孩子,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會說‘謝謝’的。而我們不是狼,我們是人。你知道嗎?為什么人要說‘謝謝’?好好想一想,誰需要這個詞?”
指名讀。
3、組內交流問題,說說自己的理解。
4、小組匯報:提出問題,說說理解。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經驗展開討論,重點解決:人和狼有什么區別?
為什么人要說‘謝謝’?
誰需要‘謝謝’這個詞?
……
5、多種形式指導讀好爺爺的話。
6、分角色朗讀小男孩與爺爺的對話。
(六)理解詞語,練習說話。
1、 指名讀第6小節。
2、 讀詞語:沉思
3、 理解“沉思”的意思。
“思”是“思考”的意思,查字典解決:“沉”在這兒是什么意思?進而理解“沉思”的意思。
4、 聽了爺爺的話,小男孩沉思起來,他會想些什么?
小組討論,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七)指導寫字。
指導學生描寫生字“緩”,注意左窄右寬。
學生寫字時,教師注意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練習說話。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個做人的故事《為什么要說“謝謝”》,誰能看著填空說一說?
出示填空:
爺爺喝完水,對小河說 ,又告訴小男孩: 喝了水是不會說 的,而 是需要這個詞的。小男孩聽后,懂得了 。
過渡: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二個做人的故事。
(二)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 板書故事題目: 面對小夜鶯感到羞愧
2、 說說與“羞愧”意思相近的詞。(慚愧)
3、讀題目質疑。
(三)聽師講故事,學習部分字詞。
1、仔細聽老師講述故事(第1、2小節的內容),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剛才老師講的內容就是課文的第1、2小節,自己輕聲讀一讀,注意讀準生字的音。
3、 指名讀第1、2小節,注意正音——“沉醉”(翹舌音、平舌音)。
4、小組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lì
莉 組詞:茉莉花,形聲字上形下聲的特點。zuì
沉醉 熟字換部首記憶(碎、翠)。
5.理解“沉醉”的意思
(1) 引導學生查字典理解“醉”在詞中的意思,進而理解“沉醉”的意思。
(2) 找出文中帶有“沉醉”一詞的句子讀一讀,找找句中奧莉婭與莉達沉醉在歌聲中時的具體表現。
(3) 想象奧莉婭與莉達沉醉在歌聲中時,還可能會有怎樣的表現,練習說話。
(4) 說說自己曾經在什么情況下沉醉過?當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小組討論后交流。
(四)學習第3~7小節,識字明理。
1、自由輕聲讀讀第3~7小節,想想吃完東西后,奧莉婭與莉達各自是怎樣做的,在文中劃出有關句子,并圈出其中表示動作的詞。
2.指名交流所劃的句子及動詞。
3.學習生字新詞:
學生小組自主識字,教師隨機指導:
shèng
剩 注意讀準翹舌音及后鼻音。
sī
撕碎 注意讀準平舌音;部首表意。
再說幾個帶有“提手旁”的字。
xiè
面包屑 注意正音;正確理解字義。
lā jī
垃圾 部首表意;形聲字特點。
4、再讀第6、7小節,想想奧莉婭與莉達為什么會這樣做。
5、用上“因為……所以……”或“……是因為……”的句式,說說奧莉婭與莉達為什么會這樣做。
6、重點理解莉達的話。
(1)出示莉達說的話:“可當著夜鶯的面……我感到羞愧。”
指名讀。
(2)小組合作,提提問題,說說自己的理解。
(3)匯報交流,
重點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句子中的省略號可能省略了莉達的什么話?引導學生在想象說話中領會講衛生應該自覺,不能因為沒人看見就忘記的道理。
(4)多種形式指導感情朗讀莉達說的話。
(五)選詞填空。
1、引導學生用理解“沉思”、“沉醉”的方法,自己試著說說“沉睡”的意思。
2、自己完成填空后,交流評議。
(六)小組合作,選一個故事演一演。
小組準備后表演,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語言文字評議。
(七)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的整體結構。
學生寫字時,教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八)推薦課外閱讀:《不翼而飛的海螺》中的《方方愛吃碎餅干》
教學效果反饋 這篇文章是在第三單元,而本單元的6篇課文有一個共同的主旨“孝敬長輩、學會做人”。讓學生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這篇《做人的故事》是本單元的第5篇課文,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悟課文中主人公的講禮貌、講文明的好品質來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學生們通過前4 篇課文的學習已經懂得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我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進行一個鞏固性的歸納復習。可以進行課題與懂得的道理連線。
《我給奶奶送陽光》 子女應尊敬、關心長輩
《只有一個兒子》
《不愿長大的小姑娘》 無論在哪里都表現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在家里也該是個好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然后進入這篇課文的教學, 告訴孩子們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專為我們小朋友寫了兩個小故事,故事中又會讓我們懂得做怎樣的人才是好孩子。
18做人的故事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學習朗讀“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主人公講文明的品質。
教學重點:
學會字詞,理解重點語句,學習朗讀“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學習朗讀“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都愛聽故事吧,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出示課題:16做人的故事
2、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學字詞。
2、接龍讀課文。互相評價,糾正字音。
3、學習生字,集體交流。
4、出示詞語,指名帶讀。 清涼 緩緩 沉思 路程 沉醉 撕碎 灌木叢 羞愧 理解:沉思、沉醉:“沉”都表示程度深。沉思:深深地思考。 沉醉:深深地著迷。
5、男女生分讀兩則故事,把課文讀正確。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朗讀第一個故事,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指名交流
3、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您為什么要對小河說‘謝謝’?”他問爺爺,“要知道,小河不是活 人,它聽不到您的話,也不會接受您的感謝。”
(提示語在中間,前半部分是提問,后半部分是提問的原因。)
4、想一想: 爺爺說:“好好想一想,誰需要這個詞?”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出示句子: 人應該講禮貌。
5、齊讀第一個故事。
6、女生讀第二個故事 說說莉達為什么說“可當著夜鶯的面„„我感到羞愧。”?
7、指名交流,出示句子。 人應該講衛生。
8、齊讀第二個故事
四、朗讀課文,課堂總結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總結: 講禮貌、講衛生是一個文明人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我們要向文中的主 人公學習,養成講文明的好品質。
五、演一演
1、自由組合,選一個故事演一演。
2、交流,評議。
六、布置作業。
A:1、抄寫字詞。2、收集做人的故事,并且講給父母聽。
B:1、抄寫字詞。2、選擇一個故事說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做人的故事
講禮貌 講衛生
18做人的故事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交流,在語言環境中認識10個生字,積累“緩緩、需要、沉思、疲 倦、停止、撕碎、垃圾”等詞語。
2、通過朗讀,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
3、正確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主人公講文明、有禮貌的語句。
4、體會課文中主人公講禮貌、講文明的好品質,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方法理解文中的重點句子。
2、學習體會課文中主人公講禮貌、講文明的好品質,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第一個故事,明白做人受人恩惠就要說謝謝的道理。
2、學習生字:故 旅 緩 需 倦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師: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小朋友特別討人喜愛,大家都夸他(她)是個好孩子。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學生交流)
2、 是呀,那是因為這些小朋友知道怎樣做人的道理。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教我們怎樣做人——
3、出示課題:16 做人的故事 (齊讀課題)
過渡:那么,課文講了哪些做人的故事呢?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1、 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 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2) 劃出詞語,想想詞義。
(3) 讀通課文,說說故事。
2、 指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兩個故事? 媒體出示;
故事一:爺爺和小男孩喝了 后,爺爺對小河說 ,又告訴小男孩, 喝了水是不說謝謝的,而 是需要說謝謝的。
故事二:奧莉婭把吃剩的東西 ,而莉達把 ,因為她覺得 。 交流中隨機識字:撕 屑 垃圾
三、感情朗讀,體會道理。
學習故事一——為什么要說“謝謝”
1、 看了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考考大家? (誰對誰說謝謝?做了什么事情后要說謝謝?„„) 讀了課文第1、2節,你們就知道了。
2、 自由朗讀1、2小節。
(1)學生交流,出示: 因為 ,所以爺爺要對小河說“謝謝”。
(2)劃出描寫小河水的句子,積累。 出示:清涼的河水緩緩地流動,發出輕輕的潺潺聲。 隨機學習生字:緩、潺(潺:翹舌音),并理解詞語:緩緩、潺潺 同桌互背,積累好句
(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爺爺的話。(讀出衷心感謝的語氣) 過渡:聽了爺爺的話,小男孩卻笑了,為什么呢?
3、 輕聲朗讀第4節,出示;
(1)因為小男孩覺得 ,所以他認為 。
(2)有感情地朗讀小男孩的話,讀出疑惑的語氣。
4、指名讀第5節,理解爺爺的話。(多媒體出示句子)
(1)想一想:人和狼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狼不會說謝謝,而人就要說謝謝呢?
(2)想一想:誰需要“謝謝”這個詞?
5、聽了爺爺的話,小男孩沉思起來,沉思是什么意思?他會沉思些什么?
師:是呀,小男孩的路還很長很長,需要說數不完的“謝謝”。
6、分角色朗讀爺爺和小男孩的對話,你還想對小男孩說些什么?
四、復習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第二個故事,明白在公共場所要講文明、懂禮貌的道理。
2、學習生字:倦 醉 撕 屑 垃 圾
3、理解文中的重點句子的意思。
一、 復習生字新詞
1、 出示故事題目,理解“羞愧”的意思。
2、 師述:有兩個小姑娘,在走了一段疲倦的路程后,坐在草地上一邊吃東西一邊 聽夜鶯唱歌。吃完東西后,她們各自是怎么做的?用“——”畫出有關語句。
3、 學生交流、朗讀。
師:她們為什么會這樣做呢?從她們的話中可以找到原因。
4、同桌分角色朗讀兩個人的對話,討論:你認為誰對誰錯?為什么? 交流,出示句子: “可當著夜鶯的面„„我感到羞愧。”莉達輕輕地說。 想想莉達這句話的意思,如果你是莉達,你會怎么說? 說話練習:我輕輕地對奧利亞說:“ ”
5、學習生字: 倦:理解:疲倦 近義詞 疲勞 醉:字形 換部首記字形 碎 認識部首 屑:擴詞 紙屑 不屑一顧 垃圾;積累同部首的詞語:蝴蝶等
6、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個故事。 想像:聽了莉達的話后,奧莉婭會怎么樣?
二、語言實踐,小結全文。
1、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個故事進行表演。
2、認讀生字、詞語: 緩(緩緩) 潺(潺潺) 醉(沉醉) 撕(撕碎) 屑(面包屑) 垃圾 疲倦 需要 旅游 故事
3、比較字形: 緩( ) 醉( ) 需( ) 暖( ) 碎( ) 耍( )
4、師小結:這兩個小故事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專為我們孩子寫的。他告訴了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禮貌、文明。
5、你還知道哪些禮貌用語?選擇一個禮貌用語說一句話。
課外拓展,作業布置。
1、拓展
(1)教師推薦《做人的故事》,學生有選擇的閱讀,在班級舉行一個故事交流會。
(2)選詞填空。 沉醉 沉思 沉睡 一陣爆竹聲,把( )中的我驚醒了。大劇院里,數千名觀眾( )在新年音樂會的美妙樂曲中。 媽媽( )了一會兒,對我說:“這件事還是你自己拿主意吧!”
2、作業
(1)抄寫詞語: 緩緩、需要、沉思、疲倦、停止、撕碎、垃圾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做人的故事
↙↘
謝謝 羞愧
講禮貌 講文明
18做人的故事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5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
2、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學習朗讀“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體現課文中主人公講文明的品質。
教學重點:
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積累字詞。
教學難點:
通過讀句子提問題,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
生字卡片,相應的課件。
學生
預習課文標上小節號,圈出生字。
教學過程:
一、解釋出示課題
1、 出示:做人 解釋:做人
2、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18 做人的故事
二、自學課文。
1、 自學課文,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課文。
2、 反饋自學效果
(1)出示:緩緩 詞語 奧莉婭 莉達 灌木叢
(2)各種形式讀詞。
(3)組詞:緩( )暖( )
(4)重點指導:灌
(5)再讀課文,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一篇 為什么要說“謝謝”?
1、 學習課文,同桌分角色讀。
2、 當爺爺喝了小河水后,謝謝小河時,小男孩是怎樣問的呢?
出示:第四節。
注意提示語在中間時的標點,指導朗讀。
3、 爺爺是怎樣回答的呢?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4、 爺爺說:“好好想一想,誰需要這個詞?”
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5、 小男孩沉思起來,他在想什么?
齊讀最后一節,理解其含義。
6、 再讀全文,想一想,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書:做人應該講道理。齊讀。
(二)學習第二篇 面對小夜鶯感到羞愧
1、 出示:小夜鶯 介紹這種小動物。
2、 你們聽,小夜鶯唱起了美妙的歌來,奧莉婭和莉達沉醉在這歌聲中,讀好課文第二節。
3、 當奧莉婭和莉達準備離開樹林時,她們的表現各不相同,找到她們的各自表現讀一讀。你喜歡誰,為什么?
4、 奧莉婭很奇怪莉達“為什么要把垃圾帶回去,把它們扔進灌木叢。要知道我們這是在樹林,誰也看不見。”
5、 你們能告訴奧莉婭,莉達為什么會這樣做?
6、 齊讀最后一節。為什么莉達會“面對小夜鶯感到羞愧”?
你能用自己的話告訴奧莉婭為什么莉達為什么會這樣做?
7、 你又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板書:做人應該講衛生。
四、小品表演。
小組合作,選一個故事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