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做人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緩、潺、莉、醉、剩、撕、屑、垃、圾”等9個生字。正確描摹并記憶“緩、醉、屑、垃、圾”等5個生字,注意結構勻稱。積累“緩緩、需要、沉思、疲倦、停止、撕碎、垃圾”等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區分“沉醉、沉思、沉睡”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句子提問題,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選一個故事演一演。
3、體會課文中主人公講文明的好品質,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 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積累字詞。
教學難點 通過讀句子提問題,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
教學媒體 課文錄音、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板書:做人
問:小朋友,你想做一個怎樣的人?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個小故事,這兩個故事會告訴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
板書課題:做人的故事
3、齊讀課題。
過渡:我們先學習第一個故事。
(二) 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 板書故事題目: 為什么要說“謝謝”
2、 讀題目質疑。
3、 仔細聽課文錄音,聽清故事中講誰謝謝誰?“為什么要說‘謝謝’”這句話是誰問誰的?
(三)學習第1、2小節,認識生字新詞。
1、 自由輕聲讀課文第1、2小節,要求讀正確,邊讀邊思考:爺爺為了什么事謝謝小河?
2、 指名一人一句接龍讀第1、2小節,相機正音。
3、 小組討論,練習說話:
爺爺謝謝小河,是因為( )。
4、 指導朗讀句子:天很熱,他們多么想喝口水呀。注意讀出渴望的語氣。
5、 學習生字詞語。
學生小組自主識字,教師隨機指導:
huǎn
緩 緩 音:注意讀準三拼音。
形:熟字換部首(暖、援)。
義:找找意思相近的詞(慢慢)。
chán
潺潺 音:注意讀準翹舌音。
形:右邊三個“子”中,第二個“子”的一“橫”改為“提”。
義:流水聲,注意三點水與字義的聯系。
再說幾個帶“氵”的字。
6、 小組合作,讀讀比比:
(1)河水流動,發出潺潺聲。
(2)清涼的河水緩緩地流動,發出輕輕的潺潺聲。
說說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指導讀好第2句句子。
(四)理解小男孩說的話。
1、自由輕聲讀第4小節,邊讀邊思考:小男孩認為不用對小河說“謝謝”的原因是什么,用“ ”劃出有關句子。
2、用上“因為……所以……”或“……是因為……”的句式,說說小男孩認為不用對小河說“謝謝”的原因。
3、多種形式指導讀好小男孩的話。
(五)理解爺爺說的話。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5小節,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在書上做個記號。
2、出示爺爺說的話:
“是這樣嗎?孩子,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會說‘謝謝’的。而我們不是狼,我們是人。你知道嗎?為什么人要說‘謝謝’?好好想一想,誰需要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