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導學案(精選4篇)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導學案 篇1
溫馨寄語: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學習目標:
1、會認具、柜、芒、售、貨、藥、品、兵、咱、搶、裕11個生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感受小男孩矛盾復雜的心情,從而體會小男孩的懂事、孝順。學習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學法指導:
1、結合課文內容和課文中的注音,并能夠借助工具書認識生字。
2、自讀、賽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讀課文,在讀中受到關心父母、關愛他人的思想教育。
自主學習: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注音和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看看我預習的怎么樣。
①課文一共有 個自然段。
②給加點的字注音。
( )( ) ( ) ( )( ) ( )
玩具、 柜臺、 光芒、 售 貨 員、士兵
( )( ) ( ) ( ) ( )
藥 品、 咱 們、 搶 答、 富 裕
③我會連線。
阿姨 看玩具汽車 閃著 媽媽的手
媽媽 售貨 搶著 說
小兵 買藥 拉著 光芒
3、讀一讀、記一記。
藥品 禮物 柜臺 玩具 富裕 專心 目不轉睛 興奮的光芒
合作探究:
小男孩喜歡汽車嗎? ,我是從第 自然段知道的,讓我們再用歡快的語氣把小男孩對小汽車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吧!
為什么小男孩說不要媽媽買小汽車?(提示: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我覺得小男孩是個 的孩子!
這個小男孩感動著售貨員阿姨和售貨員阿姨的女兒,也感動著我們每位小朋友,讓我們再用心地讀讀這個感人的故事吧。
我想對小男孩說——
我想對售貨員阿姨說——
拓展延伸:
課堂檢測:
一、組詞:
柜( ) 搶( ) 裕( ) 具( )
距( ) 槍( ) 浴( ) 且( )
二、連一連:
盯著 衣服 漂亮的 孩子
閃著 柜臺 富裕的 生活
拉著 光芒 懂事的 汽車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導學案 篇2
課 題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課 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字。 2、默讀課文,學習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在自讀自悟中受到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 通過關鍵詞句理解。 知識鏈接 詩歌《寫給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教學準備 課件 生字卡片 導 學 過 程 學習環節 學 習 內 容 學 法 指 導 一、 看圖說話導入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出示課文插圖 2、學習 生字 “具”、“柜”、“售” 3、揭題 1、自讀課文 2、檢查長段的朗讀 多音字“興” 3、概括大意 4、教學生字 :裕、兵 1、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副圖畫,仔細觀察,這是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怎么看出來的?有些什么人? 出示:具 書空 里面有三橫 擴詞 柜 怎么記 玩具柜臺是干什么的?看,這里的玩具各種各樣,應有盡有,真是琳瑯滿目啊。 那專門收費的柜臺叫——收費柜臺 賣藥品放藥品的地方就叫——藥品柜臺 藥 字形 品 讀準前鼻音 像品這樣的結構,我們叫品字形結構,你知道品字形結構的字還有—— 站在柜臺后,賣玩具的阿姨就是——售 注意翹舌音 怎么記? 在商場柜臺賣東西的人我們叫她售貨員,那在車站賣票的叫--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發生在玩具柜臺前的感人故事 齊讀課題。在哪的孩子?玩具柜臺前的誰? 讀書就是這么有意思,同一句話把不同的部分重讀了,意思也大不一樣。 想知道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是個怎樣的孩子嗎?讓我們一起走入故事。 1、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 )用橫線劃出你認為可以填進括號的詞語,再同桌交流一下。還要請大家幫老師一個小忙,你讀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就朝老師做個手勢。 2、課文有兩段話比較長,有信心讀好嗎?指名讀兩段話 3、多音字“興”連線練習 4、讀了課文,你了解到玩具柜臺前的孩子的哪些情況了?老師為大家提供了一些詞語,你能把這些詞語連起來說說你了解到的情況嗎?(板書喜歡 不買)小兵 不富裕 喜歡小汽車 不買 5、相機教學 裕 怎么記?仔細看看字形,想想裕在古代指的是什么意思?穿得暖,吃得飽,豐衣足食 富裕的反義詞就是—— 兵 兵是后鼻音 指名讀 三默讀課文,自讀自悟 1、你們從哪里看出小男孩喜歡小汽車? 2、小男孩這么喜歡小汽車,可是當阿姨勸他媽媽給他買輛小汽車的時候,他卻—— 學小兵搶著說一句 學習媽媽的話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從課文中找出句子:出示:柜臺前有個小男孩,只要看到誰買小汽車,他就馬上跟過去,目不轉睛地盯著柜臺上跑動的汽車,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歡小汽車啊!(2)小聲讀一遍這段話,看看你從這段話的哪個詞語能看出小男孩喜歡小汽車? 2、理解“目不轉睛” 3、拓展積累: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聚精會神 4、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理解“興奮” 5、指導朗讀第二段。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媽媽的辛苦,家庭的困難,小兵的懂事,心疼媽媽 1、那小兵不讓媽媽買的只有小汽車嗎?在艱難的生活中,他還有可能不讓媽媽給他買什么? 2、創設情境 3、指導朗讀。此時此刻,媽媽又是怎樣的心情? 4、寫話拓展,寫給小兵或者課文中的其他人 5、全班交流 6、朗讀《寫給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7、教師總結全文 達標檢測 1、 讀生字卡片 2、 摘桃子游戲 3、 詞語鞏固 拓展延伸 想象寫話 課堂作業 想象寫話 板書設計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喜歡 懂事 小兵 不買 心疼 梳理總結 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感動;讓這個玩具柜臺前的孩子的高尚情感,撼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與老師的感動產生共鳴。語文的人文教育,就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語感、文感的磨練,實現“美感”的積淀,發揮其“美化人”的功能。 1、注重學生情感的激發 教育不能沒有感動,教師不能沒有感動。教師要用自己的感動去感染學生。否則怎能教會孩子學會感動呢?教師接觸文本后難以平靜的心緒,在教學中化為飽含情感的教學語言、適時深情的小結、與學生如遇知己般的共鳴。這些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2、把人文性與工具性巧妙結 通過導入時的看圖說話,文本空白處的想象說話,鍛煉了言語表達能力和觀察力,創設了教學情境,醞釀著滋養心靈的養分──感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中又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把握字里行間中的點點情絲,從而走進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小兵的情感世界,與他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鳴。然后“自化其身”,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靈上得到陶冶,成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激發思想情感,達到語文學習的思想性目的。 重視識字教學,把幾種識字和分散識字結合,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理解詞語。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導學案 篇3
一、 初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查字典)
1、自學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會寫會用,并積累詞語。
2、找出本課的多音字。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這課主要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自然段標出序號。
3、反復讀,做到流利、有感情。
三、細讀課文,思考質疑。
1、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和售貨員阿姨各是怎樣的人?
3、把課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找出來,多讀幾遍。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簡要概括段意。
2、抓住重點,品詞品句。(讀、講)
3、賞析本課好在哪里。(議)
4、積累美詞佳句。
美詞: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讀寫結合。
這篇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我要接著寫下去。
一、 教學目標:
1、會認“具、柜”等11個生字。
2、學習關愛父母的好品質。
二、課時:2節
三、教學過程
1、自學反饋;
2、交流質疑;
3、分組展示;
4、學后檢測。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導學案 篇4
教材分析:課文講述了玩具柜臺前的一位小男孩,非常喜歡小汽車。可是卻不要媽媽買,也不要售貨員阿姨送。表現了小男孩對父母的關愛,售貨員阿姨及女兒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學會認11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課文中的人物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學習重、難點: 讀好人物的對話,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關愛父母的好品質。 學習方法: 情境教學、自主合作探究、自讀自悟。 學習準備: 1、課件、生字卡、圖片。 2、小試卷。 本課教學特色: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情感,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自主探究;鼓勵學生放飛自己的個性,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 一、創設情境,提出質疑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談話激趣: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不喜歡過“六一”兒童節?有好多玩具對不?那我們來看看,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是怎樣過六一節的?(板書課題) 2.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看圖,這是什么地方?是什么時候?有誰在干什么? 1.學生高興地搶著說“六一”節是怎樣過的。 2.觀看,并回答。
二、初讀感知,合作學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詞做上記號。 2.說說你在哪里遇到過這些生字,引導學生識記。 3.現在老師要檢查一下大家,看看這些新朋友和你們成為好朋友了嗎? 4.出示小試卷,分組做題。 5.組內交流做題,加深對字的識記。 6.在集體面前各組交流做題結果,互評互改。 7.全班齊讀生字。 8.再讀課文,找找形容小兵渴望玩具的詞語和句子。 1.讀課文,做記號。 2.講生字的特點。 3.學生自信地說:“我們成為了好朋友。” 4.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做題。 5.小組內交流試題結果。 6.各組互評互改。 7.全班讀生字。 8.默讀課文。
三、師生互動,體會情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再讀課文,提出要求:文中哪些地方使你受感動? 2.質疑討論,小組互相質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寫下來。 3.討論解決問題: (1)玩具柜前的孩子是怎樣的孩子? (2)售貨阿姨是個怎樣的人? (3)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4.在小組內說說自己喜歡這篇課文中的哪個人,讀出課文中的語句作依據。 5.請同學們再讀讀8~13段,然后把你的體會說給大家聽。 6.指名朗讀課件中出現的句子。 7.讀完這些句子你學會了什么?小組討論。 8.交流匯報,達成共識。 9.進入角色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提示讀好人物的對話。 10.全班展示讀課文。 11.組內交流: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準備怎樣做? 12.親身體驗、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小兵,你會怎樣做? 1.有感情地朗讀,并分別回答受到感動的地方。 2.討論,并記下不明白的地方。 3.小組內討論解決問題。 4.在小組內交流。 5.讀完8~13段,講述自己的體會。 6.積極地朗讀句子。 7.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8.代表交流匯報。 9.朗讀課文。 10.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1.小組內交流心得。 12.分別講述。
四、總結全文,延伸體驗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總結:同學們,學完本課后,我們都了解了小兵是個關愛父母、懂事的孩子。 2.請同學們分組進行情境再現,再現“六一”節那天的情境。 1.學生積極響應,分別上臺表演。 2.分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