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教案設計(通用3篇)
畫風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1、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和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實物投影、三個小朋友的頭像、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課題
1、同學們喜歡猜謎嗎?老師出個謎大家猜猜:
耳聽嗚嗚叫,眼看樹枝搖,
要問他住哪,誰也不知道。
“他”是誰?(風)
2、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畫風》(板書課題),看到這題目你有話要說嗎?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感知,創設情境,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弄清楚,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課文中的三個小主人公是誰,他們都想出了哪幾種畫風的好方法。
3、檢查初讀效果:貼出三個小朋友的頭像、他們的名字和三幅畫。結合課文幫助三個小朋友找到他們自己的名字,并說說三幅畫分別是誰畫的?為什么?
三、在不同的環境中識字
1、找三名同學分別戴三個小主人公的頭飾,手拿帶有名字的卡片。號召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過程中就會認識“宋、濤、陳、丹、趙、藝”六個字了。)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2、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了?
3、用減一減的辦法識字:濕—顯
4、檢查識字效果:在游戲中繼續鞏固生字。
四、再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注意語氣,語調。
2、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漢字,引導觀察。注意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逐個范寫,落到實處。學生認真觀察老師范寫,指出不足,老師逐步完善。
3、學生試寫,感悟交流。學生先描紅,再試寫,并且圈出自己寫得滿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學習。老師深入學生中間,挑選典型性作業用實物投影展示并評析。
六、課堂延伸
在大自然中不只有風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直接畫出來,還有聲音、氣味,但他們都可以通過畫與他們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如果由你來畫,你會畫什么?讓我們一起去觀察,看誰的收獲最大。
畫風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分角色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猜謎激趣:
看不到,摸不著;花兒見它點頭;小草見它彎腰.(板書:風)
2,你知道哪些風 (學生暢所欲言.)
3,今天我們就來畫畫風.(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識字
1,老師帶來了3位小朋友.粘貼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請小老師領讀他們的名字.
2,號召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3,卡片認讀"宋,濤,陳,丹,趙,藝"六個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了.
5,想知道這三位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
2,出示生字"顯",多音字"旗桿","呼呼地轉"
3,出示課文的新詞,認讀詞語.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文中把詞語涂好.
4,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5,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指導寫字
1,不要多筆畫:"丹"字只有一點."烏"字中間沒有點,加迠就成了"鳥"字."絲"字上邊的兩絞絲沒有點.
2,不要少筆畫:"忽"字下面的三點,不能少.
3,結構."顯"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長."忽,絲"二字上長下短."桿,眨,濤"左窄右寬"桿"左高右低,"眨,濤"左短右長."藝"字草字頭的橫宜略長,下面的"乙"字"折筆"應盡量向左邊斜,"彎"應寫平,"鉤"直上.
4,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做游戲:聽字音找生字:
(1)同桌之間進行,一個同學說字音另一個同學找生字.
(2)教師說字音,請一組同桌到前面指卡片,大家當小裁判,看誰反應快.
2出示詞語,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旗子 擦去 潔白 顯得 眨眼睛 小男孩 斜斜的雨絲
( 教師范讀:讓學生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二,齊讀第一節,說說從第一節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講宋濤,陳丹,趙小藝一起畫畫,他們用畫筆畫出了房子,太陽,大樹,小鳥.看著美麗的畫面幾位同學感到非常高興.)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同學們高興的心情,讀出高興的語氣.
三,小聲讀第二,三自然段, 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宋濤提出了問題,陳丹說誰也畫不出來)
指導朗讀"誰能畫風"要讀出問句的語氣來.
"風,看不見,摸不著,誰也畫不出來."要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讀.
教師:開始同學們不知道怎樣畫風,后來怎么畫出不同的景象呢 咱們一起討論討論: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開動腦筋的
四,自讀自悟.學習4-8自然段.
1,他們是怎樣畫風的 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①隨學生回答出示有關句子:
⑴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⑵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⑶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⑷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②句子中的"她""他"分別指什么,代進去讀一讀.
③請學生上黑板畫畫文中的景色.
④請學生給學生所畫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話,同時指導朗讀. 3,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①,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②,指名一小組展示朗讀成果.
③,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朗讀課文.
教師小結:在問題面前,小藝沒有退讓,她開動腦筋,想出了辦法,真是一個敢于動腦筋的好孩子.在她的啟發下,同學們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思考,也都想出了好辦法.
五,學習第九自然段:.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邊讀邊體會:"為什么說,畫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動,一張張畫顯得更美了 "
進行交流: 一陣風吹來,三個小同學對畫中的景物產生聯想,真切地感受到風中景物的動態美.
六,有感情地朗讀.
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像: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畫面展開想象:如果讓你也畫一畫風,你會怎樣畫呢 如果讓你用動作表現風,你會怎樣做呢 請學生結合一個話題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大家談想法,看看誰最有創意.
七,布置作業:
自己開動腦筋,想想怎樣表現風,試著做一做.
畫風教案設計 篇3
一、激趣導入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風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和風有關的游戲,好嗎?誰能唱唱和風有關的歌?(抽生)誰能背背和風有關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對了,孩子們,風可以聽到,感受到,可以唱出來,可以說出來,可是,風能畫出來嗎?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畫風》。
師: 小朋友們,當你看到這個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呢?(板書:誰?怎樣畫風?)
生:誰和誰在畫風?
生:他們在哪兒畫風?
生:風是什么樣的?
生:他們是怎樣畫風的?
生:他們畫得好嗎?
二、朗讀感悟
師:自由讀課文,說說文中寫誰在畫風呢?
生:趙小藝、宋濤、陳丹
師: 出示三幅畫,現在同學們看這三幅畫,你們知道這都是誰的畫呢?
師:你喜歡誰畫的風?選你選擇你喜歡的小朋友仔細讀一讀,然后告訴大家他們是怎樣畫風的?
全班交流:
生:我喜歡趙小藝的畫,他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師:(出示課件)板書:圖片(飄動的紅旗)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有樹,有房子,還有飄著的旗,我感受到有風了。
生2:我也是感受到有風了。而且這幅畫畫得很美。
師:那么誰能給這幅畫配上書上的內容美美地讀一遍?(出示文字,指名讀)
師:“趙小藝眨眨眼睛”說明他在 (想辦法)他第一個想出畫風的方法,如果你是他,你會怎樣說,誰來大膽地讀一讀。
(指名讀,自評,互讀,再指名讀,齊讀。)
師:他還畫了什么?
生:他還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出示課件)
板書:圖片(轉動的風車)
師:這一句該怎樣讀呢?
(出示文字指名讀,小組賽讀,讀得好的小組獎一面紅旗。)
師:還有誰想說說?
生:我想看陳丹的畫,他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出示課件)
板書:圖片(彎彎的小樹)
師:課文上哪個自然段是寫這幅畫的,你能找出來讀讀嗎?
(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師:還剩誰的畫沒有看啊?(宋濤的)想看嗎?(想)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課件)
師:他畫了些什么?
板書:圖片(斜斜的雨絲)老師我有一個問題。這幅畫中有風那為什么樹不彎呢?
師:你的觀察能力真強!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3:那是因為宋濤畫的風不大,只能把雨絲吹斜而不能把樹吹彎,再有那樹特別粗,一般風吹不動。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師:小結:(出示課件)紅旗在飄動,小樹在彎腰,風車在轉動,雨絲斜斜,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風雖然不能直接的畫出來,但可以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
過渡:三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變成畫。我們敬愛的葉圣陶爺爺卻把風變成了詩。教師配樂讀《我們知道》。
我們知道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葉在枝頭顫動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林微微點頭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正走過。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師:讀了這首風的詩句,不如我們也來當當小詩人吧。用“風來了,風把____吹____了,風藏在______里”這樣的句式說一說。(生補充,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里。)看看你多了不起,這么快就作了一首詩,你能讓老師朗讀你一下你的大作嗎?(師有感情朗讀,指導學生)
你愿意給這首小詩加個題目嗎?(生加題目:《起風了》)那我們就一起來朗讀一下你們共同的杰作吧!
師:愛動腦筋的三個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畫出了風,你們覺得畫了風后的畫怎樣?
生:我覺得畫了風后的畫顯得更美了。
師:課文中是怎樣寫的呢?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師:你喜歡課文中的三個孩子嗎?為什么?
生:我喜歡課文中的三個孩子,因為我覺得他們很聰明。
生:我也很喜歡課文中的三個孩子,因為他們的想象很豐富。
師: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課文中的三個孩子,既然你們那么喜歡他們,你們可以分角色朗讀課文或者演一演啊,好不好?
生:(齊聲)好!
(生在小組內朗讀課文或表演)
師:哪個小組愿意上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或者演一演?
(小組上臺分角色朗讀課文,生評,師評。)
三、拓展延伸
1、 創設情境。
師:課文中的三個孩子都很聰明,想出了畫風的辦法,老師相信你們比他們還要聰明,如果是你,你打算怎樣畫風呢?下面我們來換換小腦瓜,請你閉上眼睛:一天清晨,太陽公公撥開云霧,露出了笑臉。他用慈祥的目光遙望著大地。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蹦蹦跳跳。這時,風阿姨邁著輕盈的步子來……
2、 展開想象,引導創新。
風阿姨來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個孩子的頭發被吹起來了。
生:我看到一個孩子在放風箏。
生:我看到頭發飄起來了。
生:我看到窗簾被風吹動了。
生:我看到書在翻動。
生:我看到塵土在飄揚。
生:我看到裙子被風吹得飄起來了。
……
師:大家想不想也畫畫風?那就快拿出你的本子畫一畫吧!
結束語:風看不見,摸不著,可是聰明的小朋友都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找到了這調皮可愛的風,而且還把它畫了下來。只要你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做生活的小主人,你們會有更多新奇的發現!回家后,大家可以找一些有關風的兒歌、歌曲、圖片等,下節課,我們班舉行一個“尋風”大賽,看誰找到的風最美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