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房子》評課稿(通用2篇)
《云房子》評課稿 篇1
《云房子》評課稿
琚英
一直非常期待尹老師上課。因為我知道,我又將迎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了。每次聽尹老師上課,那么自然,那么流暢,都能讓我日漸麻木的心靈受到一些震撼,讓我重新認識到語文課應該是美好的。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尹老師那樣美麗地站在講臺上,那樣從容地帶著學生走過美妙的40分鐘。
尹老師將設(shè)計這堂課的主題是:趣中求實。讓一堂課既生動有趣又扎實有效,應該是我們很多低段老師課堂教學所極力追求以期達到的目標吧。我覺得尹老師的《云房子》這一課正努力實現(xiàn)著這一目標,給我們做了很好的典范。
首先,說說這堂課的“趣”。
眾所周知,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那么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尹老師采用了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可愛的動作等多種感官刺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特別是動作表演激趣,我覺得運用得特別成功。尹老師不是一個外向型的老師,平常給我們的感覺是理性有余,活潑不足。但這并不影響課堂上對學生的激趣表現(xiàn)。瞧,在課的開始,“我們來造云房子!”尹老師臉上帶著童真的笑容,像個可親的大姐姐領(lǐng)著一群孩子們用動作模擬造房子。孩子們在表演中完全陷入了美好的遐想中,興趣盎然地進入了文本情境。在品讀云房子的形態(tài)這一段,尹老師也時不時地提示孩子們帶上感情,配上動作讀一讀。學生都是好動的,能在語文課動一動,誰不高興啊,這樣一來不光讀投入,而且?guī)狭俗约邯毺氐捏w會,讀得自然就更有味道了。到后來,擬聲詞的教學部分,學生們學小鳥的叫聲,叫得快點兒,叫的慢點兒,尹老師干脆當起了總指揮,在一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的嘰嘰喳喳嘰嘰喳中,擬聲詞的美妙一定被深深地植入了孩子們的心中。當然,“趣”不是目的,“趣是”為了更好地學,為了學得更好。這樣一堂處處洋溢著趣味性的課,無疑更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學。
其次,說說這堂課的“實”。
怎樣才能在短短四十分鐘時間里求得實效?尹老師很有自己的方法。一、尹老師課堂的高效體現(xiàn)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shè)計中。
在拿到一篇課文之后,尹老師總是能非常敏銳的捕捉到隱藏在文本中富有教學價值的教學內(nèi)容。在“教什么”這個問題上,尹老師做了大膽的取舍,重點就放在“云房子的形態(tài)”這一段的品讀上。然后,緊緊地抓住一個比喻句,一個擬聲詞。把這兩個知識點不著痕跡地穿插在文本的教學中,作為本堂課的一個語言文字的訓練重點,教得扎扎實實。層次分明應該是尹老師教學設(shè)計上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吧。在比喻句的教學部分,尹老師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學習的梯度:認識比喻句(明明寫得是云房子,怎么寫著寫著就寫到了大冬瓜,花兒呢?)——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啊?)—— 學說比喻句(我們也來造云房子吧,你想造一座像什么的云房子?)——說一組比喻句(用上有的像……有的像……也有的像……說一段話)。這樣學習,由表及里,層層遞進,學生很快就能理解并加以運用了。同樣,在教擬聲詞時,尹老師也遵循了這樣一個學習的規(guī)律:先認識,再理解,最后拓展。首先,非常自然地引出 “嘰嘰喳喳”這個擬聲詞,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理解擬聲詞就是模仿一種聲音的詞語。再讓學生到文中找到另一個擬聲詞——“呼啦啦”,帶上表情讀一讀。最后拓展,你的小腦瓜中,還積累了哪些描寫聲音的詞語?很快就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哦,原來“嘩啦啦”、“轟隆隆”……這些能把聲音模仿的惟妙惟肖的詞語就是擬聲詞啊。能干的學生在感受到擬聲詞的魅力后,也許在以后的寫話中就能自覺或不自覺地用上了。
尹老師課堂的高效還體現(xiàn)在我們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中。
不知道老師們有沒有注意到尹老師課件,其中的一張是三四自然段的分角色朗讀。我們老師在分角色朗讀的時候往往不會吝嗇到要節(jié)省分配角色的那點時間。但往往是在分角色時要費上很多的口舌,有時還有學生因為不注意沒聽清而弄錯。而尹老師則在幻燈片上非常細心地打上了(師)(男生)(女生)(全體),這樣就既能讓人一目了然,有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還有另一張,很多云房子的形狀的一張,出示 “這幢”“那幢”這兩個詞時,也有意識地把這幢打在近處,把那幢打在遠處。無需言語解釋,學生通過手指指一指,詞義就能心領(lǐng)神會了。這樣的細節(jié)如果細細品味一定還能發(fā)現(xiàn)不少。我們常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尹老師小到一個問題提出,措詞的使用都要好好斟酌一番,可見其精益求精的治學態(tài)度。
課后,尹老師問我,怎么今天這節(jié)課時間好像提寬裕的。我說:“課順唄!”的確,在我班里試教的時候,學生讀書、寫字姿勢要提醒。回答問題老是不完整要提醒。一到后半節(jié)調(diào)皮鬼要開小差了也要費神提醒。自然有磕磕絆絆之處了。
而在尹老師自己班里上課,就絲毫沒有這樣的感受了。尹老師班里的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非常注意句子表達的完整性,如你能送云房子一個詞嗎?我注意到,所以的孩子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完整的說:“我送云房子一個詞:各種各樣。”“我送云房子一個詞:潔白。”等等。我想,這和尹老師平時一貫嚴謹?shù)慕虒W是分不開的。功夫在課外,一堂清新自然,行云流水的課自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摩出來的。
最后,提出本課中的一個和尹老師商榷的地方,在課結(jié)束時,尹老師安排大家背誦那段描寫云房子形態(tài)的句子。我認為既然是放在課堂上背,應該有一個背誦方法的指導,如:先記下重點詞,然后根據(jù)重點詞想句子的方法。或一句一句背,然后連成段的方法等。
《云房子》評課
今天上午聽了沈老師上的《云房子》一課,我覺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沈老師教態(tài)親切、自然,聲音甜美,上課富有激情,非常適合低年級教學。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作了精美的課件來輔助教學。沈老師對于學生的朗讀指導很到位,且很有耐心。關(guān)注全體學生,用充滿鼓勵的言行激發(fā)學生樂于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縱觀整堂課給我的感覺就是:氛圍是輕松的、活躍的,內(nèi)容是趣味的,更是啟智的。
沈老師的課堂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讀得多,注意邊讀邊想,讀的層次分明、形式多樣,并注重滲透說話練習,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豐富了文本的內(nèi)容,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指導生字書寫的時候,設(shè)計了形象易懂的語言讓小朋友科學地識記生字,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課堂實踐中需要努力的。
在精讀第二自然段環(huán)節(jié)中,沈老師讓學生先交流找到的云房子的樣子,然后找出自己喜歡的云房子的樣子美美地讀一讀,結(jié)合圖片和老師的語言評價,抓住重點詞,在看中加深學生對云房子樣子的體會,在讀中加深對云房子的感悟。層層遞進,在學生興味盎然的時候,指導背誦積累,我覺得這種方法是很值得推崇和學習的。不過,在背誦的處理上,我存在著一些疑惑,在此提出來商榷一下。沈老師在指導背誦的時候是讓小朋友先自己練習背誦,然后出示填空的形式來讓小朋友背誦,個人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有點突兀,明顯感覺學生的情感不再興味盎然。是否老師可以在學生交流喜歡的云房子的時候相機地在黑板上畫簡筆畫,直觀的形象讓學生的眼前出現(xiàn)了畫面,這樣更有利于背誦。低年級的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老師不妨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在形象感悟的基礎(chǔ)上,將他們帶入情境,體悟文中小鳥的快樂,升華情感。之后沈老師還滲透課說話練習:云房子有的像 。老師可以有目的地讓說得比較好的小朋友板書添畫云房子,有了直觀的形象,小朋友對于云房子的多應該能想象出更多的詞匯來表達,然后老師可以選取較具代表性的詞語如:形態(tài)各異,和小朋友一起板書于黑板,接著順理成章地引出下一個說話練習:天空中的云房子 。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估計學生應該能比課上說得更好一些。我覺得這樣的設(shè)計學生的情感是順著文章的設(shè)計在走,為之后沈老師設(shè)計的角色體驗更能埋好伏筆。
《云房子》評課
11月18日下午我們語文教研組進行了同課異構(gòu)活動,聆聽了趙微微老師和田鳴鳴老師上的《云房子》一課,我覺得上得非常成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的。《云房子》是一則有趣的童話,講述雨過天晴后,一群小鳥在天空中造起美麗的云房子這樣一件事。課文字里行間充滿了童真童趣,語言風格清純明潔,仔細讀之,內(nèi)心油然而生回歸童年的渴望。兩位老師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藝術(shù)性語言的評價,井然有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等等,使得課堂上的教學亮點一個接一個。 下面我就趙老師的課發(fā)表一下我的意見。
一、品讀語言文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整堂課的設(shè)計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精致,充分體現(xiàn)了低年級課堂教學以讀導學的教學模式。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讀得多,讀得透,注意邊讀邊想,讀的層次分明、形式多樣。教學中,先初讀找關(guān)鍵詞品讀,如:哇、咦、很寬、很高、傻傻地等等,在練讀、指名讀、齊讀等,最后讀出感情。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采用學生讀自己喜歡的云房子來讀對應句子,學生的興致就很高,自然就讀出了各個云房子的特點來。同時,趙老師也主要引導學生朗讀中的情感變化,通過朗讀情感調(diào)動起來了,對課文的認識也就加深了。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形成表象
本文是一篇美麗的課文,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去感受云房子的美。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講,光是文本很難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趙老師一次又一次地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文章中的情景,以此形成表象幫助了孩子對文章語言的理解。展現(xiàn)了云房子的不同形狀等,特別是“禮堂”一詞的理解時配上了圖片,因為孩子們沒有見過禮堂所以很難理解什么叫禮堂,趙老師通過語言的講述外,還出示了禮堂樣子的云房子,讓孩子更好的理解“禮堂”。
三、注重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
語文課堂朗讀是主線,但培養(yǎng)學生想象說話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趙老師注意到了這點,在教學中安排了看圖說課文內(nèi)容,一方面達到了知道背誦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訓練了說話的能力。第二自然段學完了又進行了說話訓練,先讓學生看著老師出示的圖片來說,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還會造什么樣的云房子學生的興致明顯提高了,同時創(chuàng)作欲望也大大提高,孩子們的回答多姿多彩,達到了老師所預設(shè)的教學效果。
《云房子》評課稿 篇2
《云房子》評課稿
《云房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述了雨后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云朵千姿百態(tài)逗人喜愛;有風時,云朵散去,天空更顯潔凈艷麗。另外,天空還有小鳥的歡快飛動。課文想象豐富,語言富有童趣。
一、注重情境教學,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學習動力,教學環(huán)境是作用于兒童主體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中,不僅有益于兒童認知心理的發(fā)展,而且能有效調(diào)動兒童的情感參與。這樣,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才會那么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得到語感的訓練。在教學中,開頭的語言描述和讓學生戴頭飾是創(chuàng)設(shè)情境,那么帶著“小鳥”“造房子”就是用學生的活動在發(fā)展情境,后來的“讀房子”和“說房子”更是用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在深化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李老師的舉手投足、表情語言都與這情境和諧,都是為了活化這種生活情境,都是為了讓學生感覺自己是一只“小鳥”。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活化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那么濃,思維才會那么活躍,表演才會那樣逼真,朗讀才會那么到位,想象才會那么豐富……
這是一個幻想的課堂,通過讓學生想象云房子的樣子,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幻想的天地;這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課堂,在讓學生通過找句子、讀句子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句子后,教師又設(shè)計了“再造房子”這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思維獲得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這是一個愉快的課堂,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造云房子及在房子里快樂的玩耍、做客,使整個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讓學生在一種愉悅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
二、注重朗讀,突出自主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學語文課文,幾個重要項目里頭有一個項目,就是好好地讀,讀得好,就可以深切地傳出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就是領(lǐng)會它的思想感情。”這堂課的設(shè)計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精致,充分體現(xiàn)了低年級課堂的以讀導學的教學模式。李老師在教學時,沒有對文章進行深度分析,而是對課文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反復朗讀、感悟,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用詞的精當,然后指導美讀課文,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最后達到運用的目的。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讀得多,讀得透,注意邊讀邊想,讀的層次分明。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們讀出感情,教學很有坡度。在讀的過程中,學生練得也很到位,從詞到詞組到句到段,學生一步步讀好,踏踏實實,教師的表揚,鼓勵更是成為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動力。教學中學生的主動體現(xiàn)得比較充分,教師只起導的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地理解字詞句段,從而有感情地讀好。
其一,合作學習很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但低年級學生又不太會合作,還缺乏合作的技能,不能與他人進行有效地互動,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在合作過程中,教師還應參與到小組中進行個別指導,組織他們進行更有效的交流和探討。
其二,在教完第二自然段時,如能讓學生把自己設(shè)計的云房子當堂畫下來,并把這些不同的云房子展示出來,這對后面的練習說話會有幫助。
其三,頭飾的準備得也不夠多,如果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戴上頭飾,也許他們會更活躍些。
其四,對某些詞語的感悟還不夠,比如: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笑瞇瞇”“水汪汪”等,
第五.“哇”字該讀第一聲。
《云房子》評課
前不久,在螺崗小學聽了《云房子》一課,頗有感觸。下面就本節(jié)課談談自己的淺薄看法:本課教師教態(tài)親切、自然,教學過程井然有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可以看出教師基本功較扎實,挖掘文本和駕馭課堂的能力較強,尤其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如“做客”環(huán)節(jié),我認為處理得很好,學生較感興趣,寓教于樂,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并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但也有幾點質(zhì)疑,希望與各位同仁探討:
1、《云房子》課文文本寫得很美,很生動,是否可以通過指導朗讀幫助學生入情入境,體味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指導朗讀部分是否可以再細致、充分點?
2、拓展訓練部分是否可以再深入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
3、教師的板書:“多 樂 美”,是否可以放在教學過程中書寫,而不是在課文上完之后。
《云房子》評課
已不是第一次聽李素俠老師上課了,每一次李老師的課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今天李老師帶領(lǐng)我們走進《云房子》。我們的心靈仿佛被孩子們爽朗、天真的言語洗滌,自己也變得純凈許多,在輕松愉快中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了短暫的40分鐘。
《云房子》是一篇童話,講述雨過天晴后,一群小鳥在天空中造出許多美麗的云房子的事。課文想象豐富,語言風格清純明潔,充滿童真童趣,仔細讀之,內(nèi)心油然而生回歸童年的渴望。李老師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動聽的音調(diào),個性化發(fā)展性評價,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行云流水般的教學流程,跌宕起伏的學生情感變化等等,使得課堂上的教學亮點一個接一個,聽得我躍躍欲試,也想像李老師那樣與孩子們一起交流學習的樂趣。
聽完李老師的課,腦海中不時閃現(xiàn)李老師的種種風采。
首先,李老師這堂課處處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新課伊始,李老師便讓孩子們想象天空中的云房子像什么?孩子們展開思想的翅膀:樓梯、帆船、雨滴、蝌蚪、花朵、冬瓜、枕頭……接著教師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畫出課文中描寫云房子的語句,讀出自己畫的語句,說說自己喜歡的云房子,在拿出棉花造云房子,展示評價自己造的云房子,最后完成填空:天上的云房子可真多啊!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填完后放入文中,孩子們讀者自己寫的云房子課文,情緒高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李老師這種以學生為主體,而自己定位于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恰恰是新的課程改革對師生關(guān)系的定位。同時,在老師的引領(lǐng)下,孩子們通過聽、說、讀、做、寫、再讀等閱讀環(huán)節(jié),巧妙高效地解決了學習課文的難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李老師活潑的教學手段,契合了二年級學生的特點。二年級學生能夠有效地連續(xù)學習30分鐘相當不易,學習一段時間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會兒,這是很正常的。李老師充分注意到了孩子們這樣一種心理特質(zhì),在課堂教學中將聽、說、讀、寫、做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例如在教學云房子的樣子時,不但讓學生讀、說、做,還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加上自己編的動作,變讀為表演讀,孩子們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正好利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放松,看似平常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恰恰再一次點燃具有強烈表現(xiàn)欲的二年級的孩子,將課堂教學推上另一個高潮。在教學“嘰嘰喳喳嘰嘰喳”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讓孩子們當小鳥的翻譯,給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翻譯一下小鳥們在說什么,并頒給“鳥語專家”榮譽證書,孩子們爭先恐后的發(fā)言態(tài)度可以看出,他們樂于思索,樂于表達。在精讀第二自然段中,李老師讓學生先交流找到的云房子的樣子,然后找出自己喜歡的云房子的樣子美美地讀一讀,結(jié)合圖片和老師的語言評價,抓住重點詞,在看中加深學生對云房子樣子的體會,在讀中加深對云房子的感悟。層層遞進,在學生興味盎然的時候,指導背誦積累,我覺得這種方法是很值得推崇和學習的。
第三,個性化、發(fā)展性評價,激起課堂一浪浪高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容易激發(fā)人們大腦的思維活動,更能推動孩子們積極地參與課堂思維的訓練,李老師課堂上個性化、發(fā)展性評價,更是點燃了學生腦海中一團團火,引發(fā)了課堂上一個個智慧的火花。當學生比劃著說云房子像大冬瓜傻傻的,李老師摸著他的頭說:“你真傻得可愛!”一個孩子害羞地說云房子像小花,李老師立即夸道:“你這朵害羞的小花真惹人愛!”……諸如,“你是個小小演講家”、“你是個設(shè)計師,設(shè)計出了這么漂亮的云房子”“你設(shè)計的云房子太可愛了”“你讀出像花一樣的云房子的美”、“誰還能讀得再美些?”等,一句句個性化、發(fā)展性評價,打消了學生課堂發(fā)言的顧慮,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思考的欲望,打開了學生想象的空間,是值得每一位聽課老師學習的。
李老師課堂的教學藝術(shù)之處還在于細節(jié)中體現(xiàn)高效。
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要有良好的課堂素養(yǎng),表現(xiàn)在板書,表現(xiàn)在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表現(xiàn)在朗讀,更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機智。說句實在話,李老師的字寫得不算好看,但我說她給了每個孩子一絲不茍的認真的態(tài)度,在寫課題時,李老師一筆一劃地帶孩子們書空,方字一撇寫出了點頭,她仔細地將字寫規(guī)范,學生一目了然,自然明白自己寫字也要正確規(guī)范勻稱;學生將“那”讀成“辣”音了,李老師不厭其煩地讓孩子讀準了才讓她坐下,沒有放棄課堂一個問題;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答錯問題,她及時將孩子的思緒從旁邊拽回來……
“細節(jié)決定成敗。”李老師小到一個問題提出,斟詞酌句,大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科學設(shè)置,都可見其精益求精的治學態(tài)度。如出示 “這幢”“那幢”這兩個詞時,也有意識地把“這幢”打在近處,把“那幢”打在遠處。無需言語解釋,學生通過手指指一指,詞義就能心領(lǐng)神會了,真是潤物細無聲。這樣的細節(jié)細細品味還有不少。
不過,李老師在指導背誦的時候是讓小朋友先自己練習背誦,然后出示填空的形式來讓小朋友背誦,個人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值得推敲,從課堂效果看,學生明顯情感不再興味盎然。低年級的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老師不妨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在形象感悟的基礎(chǔ)上,將他們帶入情境,體悟文中小鳥的快樂,升華情感。我認為老師可以在學生交流喜歡的云房子的時候相機地在黑板上畫簡筆畫,讓云房子直觀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或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呈現(xiàn),這樣更有利于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