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紐扣”的房子(通用3篇)
“三顆紐扣”的房子 篇1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三顆紐扣”的房子》 小學語文四年級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大多十歲左右,他們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在學習活動中他們思維活躍,接受事物較快,其有意注意和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有所增強,能努力探索問題的結果。在言語發展水平由口頭言語向書面言語過渡。小學四年級以后,他們的書面言語水平逐步得到發展。閱讀能力也由朗讀向默讀發展。
3.教學內容分析
《“三顆紐扣”的房子》這篇課文選自意大利童話。故事記敘了木匠三顆紐扣做了一間很小的可以推動的房子到外地去謀生。晚上,遇上了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前來求助避雨的人接二連三,他來者不拒。國王受到了啟發,決定放棄王位,拉著小房子周游全國,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篇童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的愛心雖小,卻能溫暖眾生。這篇童話故事樸實無華、通俗易懂,故事情節雖然不是起伏跌宕,但發展層次清晰,重復的情節,重復的語言,刻畫出窮木匠純樸、善良、美好的心靈。把好人的心雖小,可容得下全世界的人的哲理巧妙地揭示了出來。
4.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引導學生理清故事發展的順序和故事情節。
3、通過讀課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領悟概括課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養學生見困助人的愛心。
4、以演帶讀,引導學生改編課本劇,揣摩人物性格,演繹劇情。
5.教學難點分析
通過讀課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領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愛心。
6.教學課時1課時
7.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
從前有個木匠,大家都叫他“三顆紐扣”。“三顆紐扣”住在一個窮得不能再窮得小村子里,農民們根本沒錢叫他做新家具。這樣,“三顆紐扣”木匠只好離開這個地方了。他給自己做了一間很小的房子,小木房只能容下他一個人。
。ǔ鍪荆盒》孔樱┩瑢W們,你看這是什么?你能給大家描述一個這座房子的樣子嗎?想不想知道關于這個房子的故事呢?
2、意大利的羅大里就給我們帶來了“三顆紐扣”的房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板書課題:“三顆紐扣”的房子
二、初讀童話,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試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通的句子就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生字新詞都會認讀了嗎?誰想大聲讀一讀?(指名讀,評價,糾正)
3、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童話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三顆紐扣”的房子有什么特點?
4、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答案。
5、指名回答,評價。
三、以讀感悟,理解寓意。
1、默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這個童話的?它有哪些故事情節呢?
請你自己讀讀課文,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2、全班交流這篇童話的發展順序和故事情節。
教師應知道學生學會正確地表達,語言通順,連貫。
3、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讀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一句話最發人深省,給人啟迪?請你再讀讀課文,找一找。
4、體會童話的真正寓意:
課件出示: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個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讀了這句話,你能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理解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說些什么?
請你在小組內交流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小結:這篇童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的愛心雖然很小,卻能溫暖眾生。
四、以演內化,擴展升華。
1、你們喜歡這個童話故事嗎?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童話中人物的頭飾,讓我們來演一演這個童話,好嗎?
2、小組合作將這個童話故事改變成課本劇,體會人物的性格,演繹劇情。
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表演課本劇。
4、評議。看到同學們的表演,你有什么啟發?
。ㄒ粋人的愛心雖然很小,卻能溫暖眾生;應該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做一個好人,愛這個世界……)
五、總結課文,啟發想象。
1、這節課,我們從“三顆紐扣”的房子感受到“三顆紐扣”那顆善良美麗的心靈,也知道了一個人的愛心雖然很小,卻能溫暖眾生。故事的結尾是國王坐在小木屋,巡視全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們。你認為國王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后來發生了什么故事?你能想象一下國王做了什么嗎?
2、學生想象,指名回答。
附板書設計:
“三顆紐扣”的房子
一個人
十三個人
全世界的人
……
8.課堂練習
1、摘抄本科的優美詞句。
2、同桌互講故事。
9.作業安排
1、把這個童話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說說你的體會。
2、編寫“國王與小木屋”的童話故事。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等。
11. 自我問答
長課文怎樣教?
《“三顆紐扣”的房子》這篇文章長達60個自然段,是四年級教材中篇幅最長的課文?梢哉f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全套的教材中,這么長課文也是屈指可數的。
在這節課上我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生字詞,而且讓學生把課文讀出了感情,邊讀邊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很好的談出了自己的認識,甚至還抓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如下:
1、教學中注重學生主動參與。
課堂上盡可能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欲望,通過引導學生讀、議,在合作探究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自主的發展。
2、及時評價,鼓勵學生自由表達。
教師恰當地進行評價,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同時我還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3、“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法寶,因此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我指導學生用“讀——思——議——讀”的方法學習,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等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當然,在這節課中,我也留下了遺憾: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多重對話關系,如學生與作者、文本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教師的對話等等,但對話的中心是學生個人,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特性,這一點我做的不夠。同時,在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加深情感體驗方面也有欠缺,課堂的節奏也不夠緊湊,個別環節有些拖沓。
“三顆紐扣”的房子 篇2
從前有個木匠,大家都叫他“三顆紐扣”。
三顆紐扣住在一個窮得不能再窮的小村子里,農民們根本沒錢叫他做新家具。這樣,三顆紐扣只好離開這個地方了可是不管到哪個村子,總得有音屋子住下。“我哪來的錢租屋子呢?我還是做一間小房子,下面安上輪子,走到哪里,就把它拉到哪里吧。”
他于是做了一間很小很小的房子,僅僅擱得下他一個人,外加一把錘子和一個刨子。至于鋸子,那還得敲個釘子掛在房子外面。最后他在房子下面安上四個輪子,在房子前面裝上車把。
這小房子很輕。下山的時候,三顆紐扣干脆坐在小門檻上,歡天喜地地讓房子往山下滾。
到了傍晚,三顆紐扣看到一片青翠的大草地。“就在這兒過夜吧!”他說著,一躺下就睡著了。
一會兒工夫,屋頂上雨點劈里啪啦響起來,把木匠吵醒了。周圍風雨大作,閃電劃破了像鉛塊惟的漆黑天空。這時他聽到有人敲小房子的門。
“喂,三顆紐扣,請你開開門!”
“誰呀?”
“一個可憐的老人,讓我進屋吧,我全身濕得像落湯雞了!”
“能進來就進來吧。”三顆紐扣一面開門一面說。
“待得下一個人,就待得下兩個人。”門外的大胡子老頭子說著進了房子,在地板上躺下了。
“可你是誰呀?”三顆紐扣問道。
“我是個孤老頭子。我聽說你做了間新房子,我就追上來了。”
孤老頭子睡著了,可三顆紐扣睡不著。他想:“可憐的老頭兒,晚飯也沒吃就睡了,跟我一個樣。”
雷聲越來越響。又有人敲門了。
“誰呀?”
“一個可憐的女人,帶著三個孩子。我們沒地方躲風雨。”
三顆紐扣打開了門。
“能進來就進來吧。這房子我是給自己一個人做的,可你們要是待得下,我倒真高興你們進來。”
“待得下兩個人,就待得下三個人。我把孩子都擱在我膝蓋上。”
真的,這女人和三個孩子都進了房子,房子完全擱得下他們。
“請問,這么刮風下雨的,你們上哪兒去?”
“見路就走唄,”那女人哭起來,“我丈夫死了,扔下我和這三個孩子,沒錢付房租,就給房東趕出來了。”
“現在,先好好睡一會兒吧。”
那女人睡著了,那些孩子也睡著了,可三顆紐扣怎么也睡不著,一個勁兒在想:“可憐的女人,不幸的孩子,他們肯定也沒吃晚飯,跟我和那老頭兒一個樣。”
雨還是一個勁兒在屋頂上劈里啪啦地下,隆隆的雷聲震動著小房子。接二連三地不斷有的來敲門。三顆紐扣來者不拒,一概回答說:“待得下六個人,就待得下七個個;待得下七個人,就待得下八個人……”
他放進自己那間小房子里來的有:一個管林子的,他的小房子給漫上堤岸的河水沖走了;兩個小伙子,他們要穿過國境線到鄰國去謀生;一個小老頭,因為再也不干不動活兒,給主人趕出來了;最后一個來敲門的是國王的仆人,害著病,他一生病,就給趕出了王宮。
天快亮的時候,沉重的云塊低低地掠過大地上空,雷聲隆隆,像是在開大炮。這時有人挺神氣地用拳頭敲門,嘭嘭嘭,敲得整間小房子都震動起來了。
三顆紐扣把門一打開,只見門外是……
“讓我的馬進房子。”這陌生人吩咐說。
他身上的整件長袍濕透了,頭上的王冠卻閃閃發光,不用說,這是國王!
“待得下十二個人,就待得下十三個人,”三顆紐扣鞠著躬嘟囔說,“待得下國王,就待得下國王的馬。”
國王進了房子,就著閃電的亮光向四下里看了看。
“從外面看,你的房子好像很小。”
“我是給我一個人做的。”
“用什么木?”
“用栗木,國王陛下。”
“栗木不會像橡皮那樣伸縮啊。我真有點弄不明白了。”
“我也弄不明白,我這么間小房子怎么待得下這么多人?”三顆紐扣深思地說。
國王陛下也沉思起來。
“看來問題不在于小房子,而在于心。”他最后說。
“心?”
“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個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這些睡覺的人都是誰呀?”國王問道。
“這是一個弧老頭兒,這是一位寡婦,帶著她的三個孩子,這是……”
三顆紐扣一個一個地介紹,國王聽著,臉色越來越陰,越來越暗了。等國王見到他那個生病的仆人在夢中痛苦呻吟,就摘下了頭上的王冠,好像它一下子變得太重了。
“我還自以為是個好國王,”他說,“可在我的國家里卻有多少不幸的人啊!我為他們做過什么事呢?比你還少。你至少在雨夜里讓他們避了雨。好了,我該離開了。”
“這么刮風下雨的,您離開這兒嗎,國王陛下?”
“不,我說的是。。。我該離開王位了。我治理國家,卻不能讓臣民幸福,就該放棄王位。”
國王想了想,又說:
“楞我還要做一件事。等雨一停,你們全都跟我走。你是個好木匠,保證你有木匠活兒干。我們還要想到其他的人。生病的該得到醫治,找工作的該找到工作。為此,把你這間小房子給我。我要周游全國,盡力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答應嗎?”
三顆紐扣還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在這時,只聽見窗子外面汽車喇叭嘟嘟地按得震天響。原來夜里一陣風,把小房子刮到了路當中,堵塞了交通。
“喂,”開汽車的說,“你們快靠邊,快把房子挪開!”
三顆紐扣從小房子里走出來,看見雨已經停下,感到一陣輕松。跟著出來的是那個孤老頭子,跟著的是寡婦和她的三個孩子……
小房子里沒完沒了地出來了一個人又一個人。
“瞧吧!還有一匹大白馬呢!”
緊跟著出來了國王本人。所有的人都不做聲了,開汽車的深深地彎腰行禮。
“讓所有這些人坐上汽車,”國王吩咐說,“車票由我買。把三顆紀扣的小房子拴到汽車后面。我騎馬走在最后,告訴在哪兒停車。”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汽車由國王騎馬護送著開進首都。
三顆紐扣娶了那位寡婦,給孩子們又做了一間木頭小房子,裝上輪子,跟先前的一模一樣。這間小房子容得下全城所有的孩子,還有地方擱得下一只小貓咪。
“三顆紐扣”的房子 篇3
《三顆紐扣的房子》讀后感
每次開學發新書的時候,我都會趕緊打開語文書把里面的課文先讀一遍,然后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文章,讀了再讀。這學期也不例外,語文書中最吸引我的要數《三顆紐扣的房子》這篇課文了。
第一眼在目錄中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還以為講的是關于三顆小紐扣的故事。紐扣也有家嗎?紐扣的家是衣服嗎?紐扣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呢?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一口氣讀完了長長的課文。原來三個紐扣是個木匠的名字,這篇文章講的是關于他的故事。
今天,我們終于要學這一課了。這堂課很特別,是在像電影院一樣的多功能廳由一位陌生的肖老師給我們上課。肖老師的課講得特別生動。她還讓我們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就像演電影一樣,有趣極了。
這篇課文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小房子里沒完沒了地出來了一個又一個人。瞧吧!還有一匹大白馬呢!”我仿佛看見了那座神奇的小房子立在馬路的中間,看見一個接一個的人笑著走出來了。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我的感覺是這房子太神奇了,肯定是魔法的力量,就像諾亞方舟一樣,只要它愿意,它就可以裝下無限多的人。今天,聽老師講完課文后,我明白了,這個神奇的魔法就是愛心。愛心是一種最博大最廣闊的情感,它可以包容世界上所有的憂愁和痛苦。有了愛,生活才能夠充滿笑聲;有了愛,人類才能夠和平相處;有了愛;世界才不會變得冷漠無情。
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的人需要幫助,我們應該像三顆紐扣一樣,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我想,學完這篇課文以后,同學們都會這樣去做的。
快下課的時候,肖老師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張愛心卡,在愛心卡上我是這樣寫的:多為世界獻一片情,自己就會多一份快樂。
“愛是love,愛是愛心,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我們要在愛心中大聲地歌唱,再把愛的幸福帶進每個人的身上……”
做一個善良的人——讀《三顆紐扣的房子》的收獲
閱讀記錄卡 書(篇)名 《三顆紐扣的房子》 作者 主編:紀江紅 本書的頁數 6頁 讀書時間 7月9日 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木匠,因為他總是穿著一件只有三顆紐扣的短大衣,所以大家都叫他“三顆紐扣”。 “三顆紐扣”住在一個貧窮的小村子里,去年,他只做了一張桌子和四把椅子。而今年更糟糕,他只做了一把椅子。“三顆紐扣”決定到外面去看看?墒遣还艿侥睦锟偟糜幸粋住的地方。∮谑,“三顆紐扣”就給自己做了一間小房子。因為只有他一個人,“三顆紐扣”就把房子做得很小,只能住得下他自己外加一個錘子和一個刨子。至于鋸子,只能釘個釘子掛在外面,最后,他還做了個小木牌,上面寫著“三顆紐扣”,掛在房門上。他的房子下面還有四個輪子,可以跟著他走。 房子做好后,他就和鄉親們告別,然后上路了。傍晚,他來到了一片草地上,晚上就在草地上過夜。半夜時,下雨了。他聽到外面好像有人敲門。他打開門,門外站著一個大胡子老頭,淋得像個落湯雞。大胡子老頭說:“請讓我避避雨吧!”“三顆紐扣”說:“這房子是給我自己做的,你要是待得下,就請進吧!” “待得下一個人就待得下兩個人。”大胡子老頭說著就進了房子。真奇怪,房子一點兒也沒顯得窄。 這時,雨越下越大,雷聲也越來越響。外面又傳來了敲門聲。“三顆紐扣”打開門,看見一個可憐的女人帶著三個孩子來避雨。“三顆紐扣”說房子很小不知道能不能待得下他們。女人說:”能待得下兩個就待得下三個,說著就和她的孩子們擠了進去,奇怪,房子還擱得下。后來,天氣越來越壞了,不時有人敲門請求避雨。“三顆紐扣”把所有人都請了進來。到最后,他的小房子里竟然住下了十三個人,其中一個是國王,另外還有國王的一匹馬。 后來國王說:“從外面看,你的房子很小,里面卻能住下這么多人。是因為人的心。”國王還說:“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個好人的心卻容得下全世界的人啊!跟我來吧,我會讓你們都過上最想要的生活的。” 雨停了,國王帶著“三顆紐扣”拉著小房子來到了城里。后來,“三顆紐扣”又建了一所小房子,和以前的那座一模一樣,全城的孩子們都可以在里面玩,因為那座小房子可以容得下全城的孩子們,甚至還可以擱得下一只小貓咪呢! 好詞:落湯雞 越來越大 越來越響 一模一樣 好句好段: 1、他打開門,門外站著一個大胡子老頭,淋得像個落湯雞。 2、 這時,雨越下越大,雷聲也越來越響。外面又傳來了敲門聲。 3、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個好人的心卻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讀書收獲: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三顆紐扣真是一個善良的人,我以后也要像三顆紐扣一樣多多幫助別人。 家長的話:這個故事很不錯,能教育孩子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看童話《“三顆紐扣”的房子》有感
《“三顆紐扣”的房子 》是意大利當代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羅大里的佳作之一。
在童話《“三顆紐扣”的房子 》中,作家一開篇就以簡練的筆觸,勾勒了那個充滿貧窮和困苦的社會現實:在一個貧窮的山村里,村民們窮得沒活干,使得一個叫“三顆紐扣”的木匠找不到活兒干,只能到外地謀生。
一個風雨大作的夜里,“三顆紐扣”被驚醒了,他聽到了一陣急忙的敲門聲,他開門接納了一個人進來,不久門又響了,接二連三地有人敲門,“三顆紐扣”來者不拒。他想呆得下一個人就呆得下兩個人……就呆得下七個人……就呆得下十個人……小小的木屋容納了他的叔叔、一個寡婦和三個孩子、兩個小伙子、一位仆人、一個老頭、還有一個國王和他的馬。
木屋這么小怎么能容得下這么多人?國王問木匠。你知道木匠怎么回答嗎?他說,這間小房子之所以能呆下所有人,問題不在于小房子,而是在于人的心。
心?
是的,一個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是一個好人的心卻能容得下全世界的人。像“三顆紐扣”木匠那樣,擁有一顆寬容善良的心,容納百川,在人生道路上才能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