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識字4教學設計(精選2篇)
二下識字4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看圖讀韻文,學習與“鳥”和“隹”有關的生字和詞語。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4個偏旁,誰來認一認?2、今天我們學習識字8,再給同學們介紹幾個偏旁朋友,看誰認得快。3、板書課題:識字8,二、出示偏旁,借圖助學1、看圖導入:指著“鳥”問:這是什么?2、觀察文字:說說象形字的“鳥”與鳥的圖片有哪些異同。3、鞏固舊知:小朋友們,如果“鳥”作為偏旁,叫做“鳥字旁”,你們還會寫哪些“鳥字旁”的字嗎?(雞、鴨、鵝)4、學習新知:還有一個偏旁也表示“鳥”的意思,你們知道嗎?出示“隹”(zhuī),讀準字音,指名書寫。5、鞏固舊知:如果“隹”作為偏旁,叫做“隹字旁”,你們還知道哪些含有“隹”的字嗎?(雀、雁)5、相互區別:麻雀和大雁的尾巴都很短, “隹”雖然也含有鳥的意思,但是指短尾巴的鳥。三、圖文結合,理解韻文1、看圖說話: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朗讀韻文: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3、一線相連:你能用一條橫線將各種鳥的名稱與相應的鳥圖連起來嗎?動筆試一試吧!4、片語連句:云層上空,( )和( )在自由地翱翔(老雕、大雁);枝頭上,一只美麗的( )在快樂地歌唱(杜鵑);( )和( )飛得那么低,他們在仔細地尋找著食物(烏鴉、麻雀);海面上,一只堅強的( )正和風浪勇敢地搏擊著(海鷗)。五、學習字詞 ,規范書寫1、出示生字:鴉、杜、雕、雁2、自學筆順:自學生字筆順表,書空訓練。3、總結規律:(1)、“鴉”、“杜”、“雕”都是左右結構,前兩個字“左窄右寬”;“雕”左右相當,左半邊“周”里面是“土”,不能寫成“士”。(2)、“雁”半包圍結構,“廠字頭,不能寫成“廣字頭”,里面是兩個“亻”,不能寫成“彳”。4、教師范寫:教師在田字格里認真范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5、學生練習:教師行間巡視指導。六、作業設計:1、抄寫詞語:烏鴉 杜鵑 老雕 大雁2、組詞:烏( ) 杜( ) 雁( )芽( )鳥( ) 肚( ) 鷹( )鴉( )3、收集與鳥類有關的故事,講給父母聽。4、從“烏鴉、海鷗、杜鵑、麻雀、老雕、大雁”這幾個鳥中選擇兩三個,編一個童話故事。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看圖讀韻文,學習與“月”有關的生字和詞語。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1、認讀偏旁:“隹”、“鳥”。2、抽讀卡片:烏鴉、海鷗、杜鵑、麻雀、老雕、大雁。二、看圖學偏旁:1、語言導入:“月”這個字作為偏旁,叫做“月字旁”,這個偏旁可有趣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吧!2、出示圖一:“月”古時的寫法是“ ”,這里表示“月亮”,比較古文字與圖的異同。3、出示圖二:“月”還一種寫法是“ ”表示“肉”,比較古文字與圖的異同。4、階段小結:小朋友們,用“月”做偏旁,可表示哪兩種意思? 三、看圖讀韻文:1、觀察圖畫:仔細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2、朗讀韻文:自由讀韻文,讀準字音。 四、詞句結合,練習說話。1、一位老爺爺和他的小孫女兒在賞月。小姑娘說:“今天的月亮真( ),明天的天氣一定很( )。”過了一會兒,天上的云漸漸多了起來,月亮一會兒明,一會兒暗,爺爺說:“你瞧,月亮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到了云的后面,月色( ),真美啊!” 2、早晨天亮了,好多小朋友在鍛煉身體,他們有的( ),有的( ),有的( ),他們鍛煉得多認真啊!”3、連讀句子,體會詞義。 4、朗讀韻文,體會感情。 5、階段小結:小朋友,這6個詞里都有一個字或兩個字是“月字旁”,它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第一行與“月亮”有關,第二行和“肉”有關系,是身體的某一部分。五、學習生字,規范書寫:1、出示生字:朗、腰、踢、腿、胸 2、學生看筆順表,記憶筆順。3、說說如何寫好這些字:(1)、“朗”,左右結構,左右相當,左半邊不能寫成“良”。(2)、“腰、踢、腿、胸”:都是左窄右寬,“月字旁”寫得瘦而長。4、學生臨寫,教師行間指導。六、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 晴朗 彎腰 踢腿 挺胸2、填空。 (1)、森林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鳥,有( )、( )、( )……我最喜歡( ),因為( )。(2)、體育課上,老師教我們( )、( )、( ),我想:鍛煉好身體,( )。3、收集與月亮有關的故事、古詩、讀一讀,背一背。4、仔細觀察一個月內月亮的變化過程,然后和父母一起完成這張表:月相時間月亮的變化新月初一彎彎的月牙像小船一樣。蛾眉月 上弦月 滿月 下弦月 殘月
二下識字4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認識1個多音節,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3.認識本課生字的構字規律以及詞語間的相互聯系,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四、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電腦 課件 白板等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2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3.認識本課生字的構字規律以及詞語間的相互聯系,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二、教具準備: 電腦 課件 白板等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簡筆畫板書“日、月”等字的演變過程,圖文結合。 2.這就是古代文字發展的演變過程。 3.新授“日、月”等偏旁。 4.看圖,試著讀讀詞,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幅圖都是由這些偏旁與一些熟字表達出來的)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 二、自主識字。 a) 請你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認讀詞語。 b) 四人一組交流,看誰讀得最正確。 c) 出示: 晴 空 溫 暖 晾曬 眼 睛 瞄 準 眺望 寒 冷 凍 結 冰雪 東 海 黃 海 長江 ⑴指名讀。(注意:“溫”是前鼻音;“曬”是翹舌音;“結”是多音字。) ⑵齊讀,男、女生比賽讀。 ⑶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經認識了,你是怎么認識的?你有什么好辦法很快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 ⑷全班匯報交流。 ⑸再讀詞語。 三、探究規律 a) 你們有沒有發現每組詞語中有什么聯系? b) 討論交流。第一組“晴、暖、晾曬”都與太陽有關,所以是日字旁。第二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第三組“海、訶、江”都與水有關,所以偏旁是三點水。第四組“冷、凍”都與冰有關,所以偏旁是兩點水。 c) 齊讀課文。 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 a) 認讀生字詞。 b) 按照筆順書空生字。 c) 交流寫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范寫。溫、曬:左右結構,書寫時左窄右寬。 d)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設計 搜集更多的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日 月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2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3.指導寫好生字。 二、教具準備: 電腦 白板 三、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指名說說上節課所學的偏旁。 2.電腦出示詞語認讀。 二、質疑解疑。 1.自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討論。 2.討論交流:晾曬:把東西放在通風的地方,使干燥。瞄準:把視力集中在一點上。看圖:解放軍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樣打靶的?眺望: 從高處往遠處看。看圖: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這就叫——“眺望”。凍結: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凝結。長江:我國第一大河。長6300千米,發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脈,流經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9省區,在上海市吳淞口附近如東海。 在長江上橫跨著兩座大橋,就是——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黃河:我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東海:我國三大邊緣海之一,面積79.4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灣島嶼眾多。 3.齊讀詞語。 三、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日、月”的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瞄 凍 2.學生描紅。 3.教師范寫。注意都是左窄右寬。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晴( ) 瞄( ) 凍( ) 冷( )睛( ) 苗( ) 練( ) 令( ) 2.選詞填空。眺望 仰望我站在山頂上( )著遠方。夏天,我常常( )著天空,數著星星。溫暖 溫和李老師的態度總是( )的。媽媽的懷抱總是( )的。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3.給下面的字先組詞,再造句。凍( ) 瞄( ) 4.猜字謎。左邊缺點水,右邊滿是水。 謎底( ) 六、教后反思: 本課生字比較少,但“曬”和“瞄”的部首有些孩子受遷移的影響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