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
14、動物的個體(形態)不同,生活的(環境)也不同。
15、動物的共同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水),會(排泄),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會(生長發育),會(繁殖后代)等。
第三單元材料復習提綱
1、物體都是由一種(材料)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常見的材料有(木頭)、(磚瓦、陶瓷)、(紙)、(玻璃)、(金屬)、(塑料)、(橡膠)等。
4、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頭:(黃白色,表面有紋路,能削得動,鋸了以后有鋸末,能浮在水上……)
6、金屬的特性:(堅硬)、(有金屬光澤)、(有延展性)、(易傳熱)、(能導電)、(吸水性差)等。
7、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韌性)、(不導電)、(不導熱)、(防水、不透氣)、(質輕)、(可重復利用)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頭的特性:(質輕)、(比較軟)、(可燃燒)、(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磚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磚瓦陶瓷是用(黏土)燒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種(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們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頭)、(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屬)、(塑料)、(陶瓷)、(橡膠)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卻不能。
15、我們應該(合理)使用材料,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第四單元水和空氣復習提綱
1、物體可以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他們之間的區別在于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
2、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會(流動)的液體。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積被(水)覆蓋著。
5、水有三種狀態:固態的(冰)、液態的(水)、氣態的(水蒸氣)。
6、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動物)和(人類)都離不開水。
7、水的用途很多。(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人類)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
9、液體都會流動,流動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響。
10、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11、量筒是一個有刻度的玻璃筒,專門用來(測量液體)的多少,也就是測量液體的體積。
12、液體體積的單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量筒必須放(平穩)。(2)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然后讀出液體的體積數。
14、空氣是存在于我們周圍的一種(物質),可以被我們(感知)。
15、空氣和水相比,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作業本47頁維恩圖
16、17、空氣占據(空間),空氣可以被(壓縮),但不能壓縮到0,被壓縮的空氣有(彈性)。空氣有(重量)。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