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動物單元
(一)尋訪小動物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huán)境中的小動物。
2、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并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
二、教學活動過程
1、引入。
一聽到“動物”這個詞,我們會想到哪些動物?
如果說:“大動物”我們會想起哪些動物?
如果說:“小動物”我們又會想起哪些動物?
我們一般是怎樣來劃分“大動物和小動物”的呢?
2、附近能觀察到哪些小動物。
我們到校園里觀察小動物, 會去觀察哪些地方呢?估計能觀察到多少種動物呢?
教師板畫(準備好的卡片)學生說一種,教師畫(貼)一種。
在我們附近還有哪些能找到小動物棲息和活動的地方?
九月里如果讓我們進行一次尋找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我們應留意哪些地方?
學生回答不全面、不完整,教師補充。
讓我們再來估計一下:
我大概要花多少時間來觀察?
我大概能觀察到多少種小動物?
我們全班有多少同學能認真完成這項活動。
我們全班一共能觀察調查到多少種小動物?
3、觀察和調查的方法。
尋訪活動的任務設置和尋訪活動的計劃的討論。
主要任務:了解九月里我們能在附近觀察到哪些小動物。
其他任務:各小組和個人自定。
計劃:關于尋訪活動的時間、地點的安排和小組內部分工,調查記錄的選擇或設計等。
(讓學生自由組合,并制定相應的計劃等,交流匯報后,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恼{整、指導和啟發(fā))
觀察調查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問題或問題解決方法的討論。
如:關于一些不知名的小動物的記錄問題。
一些難于接近的小動物的觀察問題。
還有同學和老師提出的其他問題。
4、觀察調查活動的注意事項。
尋訪活動中的安全問題。
討論:哪些場所隱藏著危險?
哪些活動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動物可能造成對人的傷害?
從安全考慮,我們尋訪活動需注意哪些事項?
關注和愛護小動物。
討論:從愛護小動物的角度出發(fā),我們在尋訪活動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5、作業(yè)。
在1周左右的時間里交一份尋訪小動物活動的調查記錄。
(二)蝸牛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蝸牛,經歷自己感興趣的實踐過程。
2、了解一些有關蝸牛身體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識。
二、教學準備
觀察用的蝸牛、盛放蝸牛的容器、記錄筆紙、供蝸牛食用簡單的食物、放大鏡
三、教學活動過程
1、引入
同學們見到過蝸牛嗎?說說蝸牛是怎樣的一種小動物。
2、觀察蝸牛身體
a)分發(fā)蝸牛給學生
b)提出按一定順序來觀察蝸牛的身體
c)小組觀察、討論交流
d)嘗試描述蝸牛各部分的特點
3、蝸牛殼的觀察
師述:關于蝸牛殼,你能觀察到那些信息呢?引導討論蝸牛的好處,蝸牛殼上螺線的秘密,蝸牛殼與蝸牛身體的重要關系。
4、蝸牛吃食物的觀察
a)提問:蝸牛如何進食,你看到過嗎?清學生簡單描述一下。
b)驗證觀察:蝸牛吃食物。師準備幾樣食物:要想知道蝸牛會選擇哪幾樣食物,將蝸牛放入食物盒里觀察,同時觀察它是如何進食的。
c)交流:蝸牛靠什么來吃食物?它最喜歡吃哪些食物?
d)延伸:很遠的地方的食物蝸牛發(fā)現(xiàn)嗎?
5、交流小結
說出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說出蝸牛是怎樣吃食物的。
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