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動物 人(精選3篇)
植物 動物 人 篇1
2.4、植物 動物 人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比較植物和動物的相似和不同。
2、會比較人與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
3、能通過文字、語言交流比較結果。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動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間、能生長、能繁殖后代、會死亡等。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員,人和動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權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與其它生物和諧共處。
2、意識到要為自己及其它生物保持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
3、養成愛惜生命、愛小動物、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品質。
教學準備:各種動植物、人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你知道哪些動植物?
2、每種動植物都一樣嗎?
3、人是不是動物?
4、人與動物有何關系?
二、新課
1、揭題:“植物?;;動物?;;人”
2、動物與植物有什么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以兔子和蘿卜為例作比較)
相同點:(1)都是生物。(2)都會生長。(3)都需要水、陽光。(4)都需要營養……
不同點:(1)兔子會運動。(2)兔子有血、肉、骨。(3)它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樣……
3、 觀察書本上第18頁。
(1)這些是動物還是植物?
(2)這樣有什么好處?
(3)教師小結:有些動物在某些時候與植物幾乎一模一樣,有些植物在某些時候與動物十分相似,簡直是真假難辯!怎么會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的呢?它們這樣是為了更好的偽裝自己,防止被敵人發現,有時也為了捕捉獵物。
4、這些動物和植物之間有什么不同與相同之處?
(1)老虎和松樹(2)魚和水草(3)袋鼠和樹葉
(學生討論、匯報、交流,完成在自備本上)
5、人
(1)人是動物嗎?(2)為什么?(3)人與黑猩猩比較,完成表格。
人和黑猩猩的相似點人和黑猩猩的不同點
都要吃東西人會制造東西
植物 動物 人 篇2
課程標準:
科學探究:
1.“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能做好原始記錄,并注意保留且不隨意涂改原始數據;能對收集到的證據用文字、圖表等方式來呈現。
2.“能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
3.“能條理清晰地陳述自己的觀點,并為自己的觀點辯護,闡明自己觀點的合理性。
4.“能把探究過程中習得的知識、過程與方法運用于新的情境中。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氣、營養和生存空間。
2.靠吃其他生物獲取營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并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2. 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美。
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植物、動物、人進行觀察,比較出它們的不同與相同。
2.能夠用語言、文字、圖表表達、交流觀察的結果。
科學知識
1.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2.知道生命世界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懂得尊重其他物種,與之和諧相處。
2.意識到人也是動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間的事情。
學習成果:預計學生能夠
1.能夠對植物、動物、人進行觀察,比較出它們的不同與相同。
2.能夠用語言、文字、圖表表達、交流觀察的結果。
3.懂得尊重其他物種,與之和諧相處。
4.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學習成果評價:
概念發展:
層次1: 學生不能夠對植物、動物、人進行細致觀察。
層次2: 學生能夠對植物、動物、人進行細致觀察,但不能比較出它們的不同與相同。
層次3: 學生不能夠對植物、動物、人進行細致觀察,能比較出它們的不同
與相同。
探究能力:
層次1: 不能夠用語言、文字、圖表表達、交流觀察的結果。
層次2: 能夠用語言、文字、圖表表達、交流觀察的結果, 說不出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層次3: 能夠用語言、文字、圖表表達、交流觀察的結果,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學材料: 一組蘿卜和兔子生長情況的圖片、視頻資料、有關黑猩猩或其他類人猿的錄像資料、相應的放映設備。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 學生\教師互動的目的 二次備課
集中話題 1.找出兔子和蘿卜的不同之處,看誰找得多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探索和調查 2.組織學生把比較的結果用集合圖記錄下來
3.找其他動植物作比較,盡量找身邊熟悉的動植物。
4.人和黑猩猩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5.利用畫面上類似的動作,引發學生討論人與其它動物的關系。隨即進行善待動物、善待自然的教育。
6.引導學生把人歸為動物一類,讓學生說出人與動物的相同點和自身的獨特性。
7.動物植物人之間有什么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將前面的比較結果再進一步進行比較,得出有生命物體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8.讓學生談談人與動物、植物應如何相處。
9.引導學生說出圖內各部分應該填什么,填圓圈圖。(可以先看“筆”的圓圈圖,說說幾種筆之間的關系。)
知道人也是生物,懂得人與其它生物要和諧相處。
進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明確生物、植物、動物、人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回顧和解釋 動植物有什么區別?請你把它們的區別寫出來或畫出來。(理由越多越好)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植物 動物 人 篇3
植物 動物 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觀察與比較,找出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通過人與黑猩猩的比較了解人與動物的血緣關系。
過程與方法: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比較人與動植物的相同與不同,將人融入自然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可供觀察的動植物圖片。2、觀察記錄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
同學們,上兩節課我們通過觀察和比較,認識到了植物和植物之間、動物和動物之間都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今天我們接下來探討一下植物、動物和人之間的不同與相同。(板書課題)
一、動物和植物的觀察與比較
1、出兔子和蘿卜的不同之處,看誰找得多。
再找找兔子和蘿卜的相同之處:
兔子
蘿卜
把你比較的結果寫在活動記錄上。
2、再找一找其它的動植物進行比較。
青蛙
蓮花
二、討論并匯報。
1、兔子和蘿卜有哪些不同之處?
兔子:能運動、要吃青菜和蘿卜、全身長毛、耳朵特別長、……
蘿卜:不能運動、生長需要土壤、有根和葉子兩部分組成、葉子是綠色的……
兔子和蘿卜的相同之處有哪些?
它們都能長大,都需要空氣、陽光和水分,都需要養份……
三、人與黑猩猩的比較
四人小組間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小組的意見填寫到下面的表格中。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完成得最漂亮。
人與黑猩猩的
相似之處人和黑猩猩的
不同之處
吃東西人會制造東西
生孩子人會說話
都可以走路黑猩猩會爬樹
…………
學生討論,充分表達各小組意見,班級集體交流后,把記錄紙上要求的內容填完整。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比較了動物和植物之間如兔子和蘿卜的不同和相同,雖然兔子是吃蘿卜的,但兔子和蘿卜間還是有許多地方是相同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它們都是有生命的物體。另外我們還比較了動物和人的區別,發現我們人類和動物一樣,也是有生命的物體,也需要水分和空氣以及食物才能長大。那么,植物、動物和人之間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二、觀察并記錄
觀察教材第22頁中的兩幅圖,說一說,動物、植物和人之間有什么不同之處和相似之處?
動物、植物和人之間的不同之處有:
動物、植物和人之間的相似之處有:
把討論的結果寫在活動記錄上。
三、小結
動物、植物和人的眾多相似之處說明了什么?
人類也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動物,珍惜植物,把自己也看作大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世界包含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它們都是有生命的物體。
四、拓展
根據教材第22頁的插圖,各種各樣的筆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幅圈圖來表示。請你用同樣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體——植物、動物和人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