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米飯和淀粉
(一)稻谷的觀察
教學目標:
1.學生會用摸、看、捏等多種觀察方法研究稻谷、糙米的特點,能夠用比較的方法研究出糙米與精米的不同。
2.學生在小組觀察、探究的活動過程中,相互交流、討論,體會研究的樂趣。
3.通過觀察認識稻谷、糙米、精米的不同特點,知道什么是胚芽。
教學重點:
學生用摸、看、捏等多種觀察方法研究稻谷、糙米的特點,能夠用比較的方法研究出糙米與精米的不同。
教學難點:在觀察的過程中,認識稻谷的胚芽,知道什么是胚芽。
教學準備:
赤豆、大豆、稻谷、瓜子、蠶豆混合4人小組1份放大鏡每人1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4分鐘)
1.師:你們桌上都有個袋子,想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嗎?
學生回答。
2.師:你們準備通過什么方法知道?
學生想辦法,發表意見。
3.師:用你們的方法去知道袋子你有什么吧。
學生用想到的辦法知道袋子里的東西。
4.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們的袋子里有什么?
學生認識袋子里的種子。
二、研究稻谷:(12分鐘)
1.師:知道我們這節課要研究什么了嗎?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研究稻谷?
學生說研究方法。
2.師:你們盡可能地想辦法,觀察稻谷的特點,我們看哪個小組發現得多?
學生自由觀察,交流、討論。
3.師:你們觀察到了什么?怎么觀察的?
學生匯報觀察發現。
三、研究糙米:(12分鐘)
1.師:剝掉殼的稻谷是怎么樣的?想不想研究?
學生把稻谷的殼剝掉,觀察糙米。
2.師:你們有什么發現呢?
學生匯報觀察發現。
3.師:哪位同學愿意把你剝的稻谷給大家看一下。
學生把稻谷放到實物投影儀下,認真觀察,認識胚芽。
4.師:我們把去掉殼的稻谷叫糙米。
四、研究糙米與精米的不同:(9分鐘)
1.師:這糙米就是我們平時吃的大米嗎?
學生估計。
2.師:老師把我們家吃的大米帶來了,你們怎么做就可以知道這糙米是不是我們平時吃的大米?
學生說出用比較的方法。
3.師:那你們比較一下吧。
學生觀察比較。
4.師:這糙米是我們平時吃的大米嗎?
學生發言。
5.師:你們有沒有辦法讓糙米變得和老師帶來的米一樣?怎么做?
學生想辦法
6.師:我們把去掉胚芽和表皮的糙米叫精米。
五、延伸:(3分鐘)
師: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的?還想研究什么?
學生發言。
(二)大米的觀察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區分不同種大米,能夠通過尋找差異按自己的標準將同一品種的大米進行分類。
2.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實踐活動中,相互合作交流,體會研究的樂趣,發展仔細辨別、細致觀察的能力。
3.知道有不同種大米,同一種大米也有不同的米粒。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區分不同種大米和將同一品種的大米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通過尋找差異將同一品種的大米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粳米、秈米、糯米、雜交米混合2人小組1份放大鏡每人1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3分鐘)
1.師:上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發現了些什么?
2.師:這節課想不想繼續研究大米?
二、區分不同種大米:(18分鐘)
1.師:你準備從哪些方面進行觀察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2.師:拿出桌子抽屜里的大米,觀察研究一下,我們看哪個小組發現得多?
學生觀察研究。
3.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的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