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分數除法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6頁的第4~5題,練習十四的第5~10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術方法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提高學生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教具準備投影儀,把練習十四的第5題制成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推理訓練口答下面各題.(教師出示投影片.)1.男生占全班人數的,女生占全班人數的( ).2.一堆煤,用去了,還剩下( ).3.今年比去年增產,今年相當于去年的( ).二、做第56頁“整理和復習”的第4題1.教師分析第(1)小題.先讀題,然后提問:這道題的問題是什么?(求織女星的運行速度是牛郎星的幾分之幾.)應該把誰看作單位“1”?(把牛郎星的運行速度看作單位“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用除法計算.)這道題還要求織女星和牛郎星運行速度的比.比和除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引導學生再回顧一下上節課復習的兩者的聯系和區別.2.提示第(2)小題.教師:這道題應該把誰看作單位“1”?(把牛郎星的運行速度看作單位“1”.)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是未知的.)應該怎么求?引導學生應用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分數除法的意義,可以用方程解或用除法直接計算.3.提示第(3)小題.教師:這道題應該把誰看作單位“1”?(把牛郎星的運行速度看作單位“1”.)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是已知的.)應該用乘法還是除法?(用乘法計算.)4.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請大家想一想,上面這三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在結構上,這三道應用題都含有同樣的數量關系,即:織女星的運行速度,牛郎星的運行速度,織女星的運行速度是牛郎星的幾分之幾;不同的是已知和未知發生了變化.在解題思路上,都要弄清以誰作標準,正確判定把哪一種數量看作單位“1”;不同的是需要根據已知、未知的變化確定該用什么方法解答.比較完后,讓學生將三道題的解答過程寫在練習本上,教師注意巡視.訂正時,讓學生獨立分析一下題意,說明為什么這樣算.同時還要提醒學生:①在比較兩種數量關系時,所得到的比一般要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②用方程解題時,應該作口頭檢驗.三、做第56頁“整理和復習”的第5題教師:根據題目的條件應該確定把誰看作單位“1”?(應該把全校學生人數看作單位“1”.)引導學生想:根據題意,全校學生人數的是六年級的學生人數,六年級學生人數的是六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而六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等于28,所以可以用方程解.四、課堂練習1.做練習十九四的第5題.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回答.2.做練習十四的第6題.教師只對第(2)小題作一些提示,比如可以作以下提問.教師:甲數的和乙數相等,那么應該把誰看作單位“1”?(把甲數看作單位“1”.)教師:甲數是“1”,那么乙數是多少?引導學生想:乙數應該是,這樣甲數和乙數的比就是1∶,再化簡.然后讓學生將第6題做在練習本上.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察看學生所運用的方法是直接用除法計算還是列方程計算.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3.做練習十九的第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