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除法教案范文(精選16篇)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1
教學準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你學到了什么?與同學進行交流。
1,第一單元的內容。
學生先小組交流,然后師生共同討論知識的過程。
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2,第二單元的內容。
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第三單元的內容。
除法的意義,除法的計算方法,倒數的含義,用方程解決問題,算術方法解決除法問題。
二,決問題
1.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對答案,表揚做全對的同學。
2.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3.第3題,學生先獨立完成,要向學生講清怎樣才知道10包紙巾的長、寬、高。師生共同討論。
4.第4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引導學生通過畫圖來理解題意。
5.第5題,首先鼓勵學生看懂圖意,然后分析圖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決問題:2/9Ⅹ=140。
6.第6題。鼓勵學生理解題意,然后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獨立解決問題。
7,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講評。
8.第8題。小組交流,然后師生共同完成。
9.第9題。以統計表的形式出現復習分數乘法,但是很容易解決。先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說一說題意的策略。
三.
通過這兩單元的與復習,你學到了什么?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探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經歷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探究過程,明確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3、通過觀察、探究,滲透辯證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圓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過生日都要吃生日蛋糕,喜歡吃嗎?(生:喜歡)
1.師:今天老師就帶來了8個小蛋糕把8個小蛋糕平均分給4個人吃,每人分得多少個?
怎么列式?生:8÷4=2(個)
2.師:把8個小蛋糕變成1個大蛋糕把1個大蛋糕平均分給4個人吃,每人分得多少個?
怎么列式?生:1÷4=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探索一個物體平均分,體會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1)師:每人分得多少個?請同學們利用這張白色的圓形紙片,折一折,分一分,看看到底是多少個?生動手折紙,思考
生:把1個蛋糕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給4個人,也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也就是這1個蛋糕的1/4,就是1/4個蛋糕
(2)師: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多少個?怎么列式?
生獨立思考并回答。
全班交流,明確:求每人分得多少個,要把1個蛋糕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計算;而把“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所以1÷3=(個)
2、探索多個物體平均分,體會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師:把3個蛋糕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個?
師:怎樣分公平?每人分得多少個?下面,利用你手中的學具3張圓形紙片,小組合作,分一分,剪一剪。
(1)充分交流、展示學生的想法與做法(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方法一:一張一張分,把每個蛋糕分別平均分成4份,共12份,每人分到3份,3個(1/4)張拼在一起得到(3/4)個。
方法二:三個蛋糕摞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份,1份中有3個(1/4)個,拼在一起得到(3/4)個。
(2)演示:(突出方法二中3個的1/4就是1個的3/4,深化3/4的意義)無論哪一種方法我們都得到:3個蛋糕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到的就是3/4個蛋糕。即:3÷4=(個)(板書)
(3)在這里,3/4就有兩層含義:既表示1個的蛋糕的3/4,又表示3個蛋糕的1/4
(4)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老師還想考考你們:如果把5個蛋糕平均分給7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個呢?你能想象一下分的過程嗎?好好想一想,并和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明確:5個蛋糕的1/7就是1個蛋糕的5/7,即:5÷7=5/7(個)(板書)(5)師:剛才我們是分的蛋糕,現在我們來分分繩子。把3根繩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根?怎么列式?學生思考后回答:3÷5=3/5(根)(課件演示)
3、總結概括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1÷4=(個)3÷4=(個)
5÷7=(個)3÷5=(個)
師:觀察黑板上的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三、觀察算式,概括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1)請同學們觀察這兩組算式,你發現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請觀察思考一下,并把你的發現和同學交流一下。
(2)生匯報:我發現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法算式中的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除法算式的除號相當于分數的分數線。師補充:除法算式的商相當于分數的分數值。
師強調:相當于
(3)師:請每個同學看著這些算式說一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師板書):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
提問:我們能不能反過來說,分數的分子相當于什么?誰來說一說?
生: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分數的分母相當于除數,分數線相當于除號。
(4)師: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二者的關系可以用字母表示成:a÷b=a/b
討論:用字母表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b是否可以是任何數?為什么?補充板書(b≠0)師板書:a÷b=a/b(b≠0)提問:為什么b≠0?(因為除數不能為0,所以b不能為0。)
師:分數與除法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系,那么它們之間有沒有區別呢?(學生說不出可以引導)
小組議一議再全班交流,明確:分數是一種數,也可以表示兩數相除;而除法是一種運算。
三、練習鞏固應用
1、你能很快說出這些算式的商嗎?3÷8=5÷9=7÷13=4÷7=40÷56=12÷61=
2、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裝在2個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裝在3個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把2千克葡萄干平均裝在3個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四、全課小結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會在分數乘除法應用題中找出單位“1”,會判斷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
(2)會列式解答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整理、交流、合作、探究,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3、情感與態度:激發學生對找單位“1”的情感體驗,有意培養學生的解答應用題意識,并最終養成正確解答應用題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會在分數乘除法應用題中找出單位“1”,會判斷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
三、教學難點:
會列式解答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預學
課前學生誦讀“數學經典”
師生談話:
師:同學們都看過西游記嗎?最喜歡里面哪個人物?為什么?
生:看過,最喜歡孫悟空的勇敢機智,不怕困難的精神。
師: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重溫西游戲故事,體驗成功的樂趣,大家喜歡嗎?
(一)四基訓練
根據已知條件先找出“1”的量,再找出數量關系。
1、花果山有45只小猴子,老猴子的只數是小猴子的4/5
×4/5=
2、水簾洞里有12只大石碗,相當于小石碗數量的1/3
×1/3=
3、孫悟空體重40千克,占豬八戒體重的1/5
×1/5=
(二)自主探究
1、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樹上結了80個人參果,孫悟空一棒子打落了3/8,打落了多少個人參果?
2、師徒四人在翻越"獅駝嶺"大戰時,豬八戒消滅了150個妖怪,是沙僧消滅妖怪數量的5/7,沙僧消滅了多少個妖怪?
3、孫悟空在車遲國與虎力大王斗法比求雨。孫悟空施法時,大雨整整下了48小時。虎力大王求雨的時間比孫悟空少5/8,虎力大王求雨時大雨下了多少小時?
4、孫悟空在獅駝嶺與大鵬妖怪斗法,大鵬每秒可飛行48千米,要比孫悟空的速度快1/5,孫悟空施展法力時每秒可飛行多少千米?
問題:
(1)找出各題里的“1”,說說它是已知還是未知,用方程解答還是用算術方法解答呢?
(2)找出數量關系。
A:()×3/8=()
B:()×5/7=()
C:虎力大王求雨的時間=Ο×5/8
D:Ο×1/5=大鵬的速度
(3)列式或列方程
學生首先自主學習十分鐘,當有質疑時可互學或小組內組學,從而進入互學環節。
二、互學
(一)小組交流,展示點評:
先在小組內交流
小組長組織,組內成員依次交流
小組內討論導學目標中的每個問題,組長并記錄好。
(二)由小組在班內展示,學生點評
提示:臺上交流的小組交流時,其他小組要與臺上小組做好互動,如果有同學說錯了(及時指正)或不完整要做好補充。
中心發言組發言結束后,由主持人或組長總結本組學習的內容或本組在發言時的表現。然后由各位學生對這個小組做出評價,老師可以進行總評,適當的發言。
預設:
虎力大王求雨的時間=+×5/8
有少數學生不會判斷加還是減,關鍵在于不知道哪個量多哪個量少。
1、找數量關系。
A:樹上結的果子數×3/8=打落的果子數
B:沙僧消滅妖怪的數量×5/7=豬八戒消滅妖怪的數量
C:虎力大王求雨的時間=孫悟空求雨的時間-孫悟空求雨的時間×5/8
D:孫悟空的'速度+孫悟空的速度×1/5=大鵬的速度
(3)列式或列方程
A:80×3/8
師點撥板書:
以a為單位1,a已知,求b(另一個量)b=a×()/()
B:解:設沙僧消滅妖怪的數量為X個5/7X=150
師點撥板書:
以a為單位1,a未知,求a,設a為()/()=b(是已知的另一個量)
C:48-48×5/8
師點撥板書:稍復雜的
以a為單位1,a已知,求b(另一個量)b=a+(-)a×/()
D:解:設沙僧的速度為+1/5X=48
師點撥板書:稍復雜的
以a為單位1,a未知,求a,設a為+(-)/()=b(另一個量)
三、評學:
(一)鞏固反饋
1、孫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園里搗亂,打落了120個紅色的桃子,打落的青色的桃子比紅色的桃子還要多1/3,孫悟空打落了
多少個青色的桃子?
2、唐僧的體重為60千克,比孫悟空體重多1/5,孫悟空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3、花果山的猴子真多,老猴子和小猴子共有81只,其中老猴子的只數是小猴子只數的4/5。花果山里老猴子和小猴子各有多少只?
(1)找出各題中的“1”,是已知還是未知?你確定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更合適?
(2)你能準確的找出題里的數量關系嗎?請根據數量關系列式或列方程。
(二)拓展提升
孫悟空和豬八戒比法力,在一座高大的山中間要開出一條平整的大路。孫悟空單獨做用8分鐘就可以完工,豬八戒單獨做得用12分鐘才可以完工。如果孫悟空先開鑿3分鐘后,豬八戒再加入合作,他們師兄二人還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完工?
屬于哪類型的分數應用題?
解決此類應用題要注意哪些問題?
(三)隨堂檢測
1、松樹有80棵,是柳樹的棵數的5/8,柳樹有多少棵?
2、美術小組有25人,手工小組的人數比美術小組少1/5,手工小組多少人?
3、松樹有80棵,比柳樹的棵數多5/8,柳樹有多少棵?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4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分數除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運算,并能具體情況采用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四則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運算順序,簡便運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二、教學新課
三、
四、作業
1、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8÷2+9÷318÷(12-3)
2、引入新課
1、教學例1
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上下練習。
引導觀察計算過程,說明遞等式書寫的規范過程,并說明理由。
2、組織練習。
練一練1
說順序后練習。
3、例2
說運算順序,這里除法的兩步按照計算法則要怎樣算?
觀察轉化成乘法后的算式,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簡便運算?
上下用簡便算法。
問: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4、練習;
練一練2
這里除一個數要怎樣算?
用簡便算法。
說說各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是怎樣算的?
說說運算順序,要注意什么?
練習111~3、4、5
課后感受
混合運算學生做起來很簡單,只是在簡便運算上還要注意靈活運用。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5
一、復習
1、同學們,你能口算95930÷362等于多少嗎?為什么?(學生回答數據太大,不好口算)
如果已知265×362=95930,你能說出答案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整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二、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
1、2/7 ×( )=1,括號內填幾分之幾?為什么?
2、根據這道乘法算式,你能說兩道除法算式嗎?根據是什么?
(引導說出分數除法的意義)
3、完成p25做一做
三、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1、這節課我們學習分數除法
2、同學們已經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你還想學習關于分數除法的什么知識?
3、事實上,有一些分數除法同學們是會計算的。下面口算幾題:
3/8÷3/8 0÷4/9 1÷2/5 3/4÷1
你是根據什么知識口算這幾道題的?
4、上面這四道題是一些特殊的分數除法,我們繼續學習其他的分數除法。
出示例題:一張紙的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圖略)
怎樣列式? 你能根據圖說出算式的結果嗎?怎樣證明這個結果是正確的呢?(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證明結果的正確性 )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3/4÷3 = 3÷34 = 1/4
你能歸納這種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嗎?
5、用這種方法口算:
3/4÷3 4/9÷4 10/9÷5 6/7÷2
6、質疑
你認為這種計算方法適用于所有的分數除以整數嗎?能舉例說明嗎?
7、小組討論,自主學習分數除以整數
用學生所舉的例子作為教學例題(例如 1/5÷3),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新問題,這時需要考慮如何將新問題轉化為已學過的舊知。現在看一看,我們已經掌握了哪些分數除法的知識:
(1)分數除以整數,用分子除以整數的商作分子,分母不變。
(2) 1除以一個分數,結果是該分數的倒數。
(3)一個分數除以1,結果是原分數。
你能將1/5 ÷3轉化成已經掌握的分數除法嗎?小組討論并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8、小組匯報
(1)1/5 ÷3=3/15 ÷3=1/15
(2)1/5 ÷3=(1/5 ×5)÷(3×5)=1÷15=
(3)1/5 ÷3=(1/5 ×1/3 )÷(3×1/3 )= 1/5×1/3 ÷1=1/15
(4) ……
你能歸納自己小組討論的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嗎?
(1)先將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能整除分子,再用前面的方法計算。
(2)利用商不變性質,將分數除以整數轉化成1除以一個數,再計算。
(3)利用商不變性質,將分數除以整數轉化成一個分數除以1,再計算。
(4)……
9、觀察第三種方法:
1/5 ÷3=(1/5 ×1/3 )÷(3×1/3 )= 1/5×1/3 ÷1=1/15
這個計算過程還可以更簡潔些,你能看出來嗎?
化簡得: 1/5 ÷3=( 1/5×1/3 )÷(3×1/3 )= 1/5×1/3 =1/15
觀察 1/5÷3== 1/5×1/3 ,你能說一說嗎?
(引導學生說出分數除以整數,等于分數乘整數的倒數)
10、計算方法的優化
剛才小組討論時,每組用一種方法計算了 1/5÷3,現在你能用其他的方法計算一下嗎?
學生計算后提問:你喜歡那種方法?為什么?
總結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除以整數(零除外),等于分數乘整數的倒數。
11、對其他的方法,你又有什么要說的嗎?
(引導說出當分子能被整數整除時,可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數的商作分子,分母不變的方法。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
四、課堂練習
1、計算下列各題
2/3÷3 2/11÷2 3/8÷6 5/4÷2
2、練習七第1題
3、討論題
1/3÷a和 1/a÷3(a≠0),那道題的結果大?為什么?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使學生知道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并使學生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出計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算理,正確總結、應用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的算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復習整數除法的意義
(1)引導學生回憶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根據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寫出相關的兩個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題
×3 × ×
× ×6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出示插圖及乘法應用題,學生列式計算。
(2)學生把這道乘法應用題改編成兩道除法應用題,并解答。
(3)將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數乘、除法算式。
2、學生自學后小組間交流
3、全班匯報:
100×3=300(克)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裝幾盒? 300÷100=3(盒)
×3= (千克) ÷3= (千克) ÷3=3(盒)
4、引導學生通過整數題組和分數題組的對照,小組討論后得出:
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
中一個因數,求另個一個因數。都是乘法的逆運算。
(二)、鞏固分數除法意義的練習:P28“做一做”
(三)、教學例2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小組討論操作,如何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過操作得出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組匯報操作過程,得出:將一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
(3)引導學生數形結合,對照不同的折法,說出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A、 ÷2= =,每份就是2個。
B、 ÷2= × =,每份就是的。
(4)如果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3份呢?讓學生從上面兩種方法中選擇一種進行計算,通過操作對比,讓學生發現第二種方法適用的范圍更廣。
4、引導學生觀察÷2和÷3兩個算式,概括出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除以整數,等于乘上這個整數的倒數。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計算
÷3 ÷3 ÷20 ÷5 ÷10 ÷6
2、解決問題
(1)、一輛貨車2小時耗油10/3升,平均每小時耗油多少升?
(2)、正方形的周長是4/5米,它的邊長是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講評,小組間批閱。
四、課堂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分數除法的意義及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2、誰來把這兩部分內容說一說?
教學后記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7
【學習目標】
1、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能熟練地列方程解答這類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3、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2、難點是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復習題: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24,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35
六年級學生小明的體重為35千克,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觀察題目,看看題目中所給的三個條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說說為什么。
3、選擇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確定出單位“1”,并說出數量關系式。_______________
4=體內水分的重量 5
4列式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1、解決例1的第一個問題: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1)讀題、理解題意,并畫出線段圖來表示題意:
(2)結合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題中的數量關,寫出等量關系式。_________________
(
3)這道題與復習題相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這道題什么是單位“1”?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怎樣求?
1”設為χ,列方程來解決問題。 注意解題格式。(將此題在反面按正確格式解答一遍。)
(5)也可以應用算術方法來解答此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例1第(2)個問題,并思考下列問題,若有問題可以小組討論。
(1)要求爸爸體重,需要題目中出現的哪兩個條件?
(2)畫出線段示意圖,將已知條件和問題標注在線段圖上。想一想上一題的線段圖和這一
題的線段圖有什么區別?
(3)寫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在反面)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38“做一做”,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疑。
四、層級訓練:1、鞏固訓練:完成P40練習十第1、2、3、5題。
2、拓展提高:練習十第6、7、8、9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把你個性化的解答或創新思路寫出來吧!)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8
學習目標:
1.借助實際操作和圖形語言,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學習重點: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
學習難點:運用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內容:
一、分一分
有4張同樣的圓形紙片。
(1)每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2)每1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3)每1/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4)每1/3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5)每1/4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二、畫一畫
1.有1根2米長的繩子。
(1)截成每段長1/3米,可以截成幾段?
畫一畫:
列示:
(2)截成每段長2/3米,可以截成幾段?
畫一畫:
列示:
2.3/4里面有幾個1/8?
畫一畫: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
4/7×1/3( )4/7 4/7×4/3( )4/7
4/7÷1/3( )4/7 4/7÷4/3( )4/7
4/7÷1( )4/7 4/7×1( )4/7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說說判斷的結果和理由。
2、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緊緊圍繞數量關系的分析學生掌握分數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3、加強對比有利于學生辨析什么情況下列算式解答,什么情況下列方程式方便。
課后反思:
通過今天的復習,部分學生已初步感受到單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實際也可以用分數除法解答。于是我及時引導,再次讓學生體會,從而理解乘除之間互逆關系。
在今天學習第4題的練習中,結合具體題目,補充了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三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并結合學生體會到的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再次體會到列方程解與分數除法解的優劣。
在處理第7題的練習中,學生對變化著的“1”不注意,部分學生將國土面積乘5/2等于草地面積。歸其原因還是沒有掌握分數應用題數量關系。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9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體驗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總結出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的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通過分析的出結論。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歡數學的情操,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體驗操作的歡樂。
【教學重點】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上,有一天,孫悟空化了4張餅回來八戒急著要吃,孫悟空為難八戒說:“想吃餅也容易,先回答幾個問題,答上來就吃!”這下可饞壞了八戒,聰明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幫八戒嗎?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組活動
(1)出示教材27頁“分一分”的第(1)、(2)題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片代表餅,動手分一分。
每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4÷2=2(份)
每1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4÷1=4(份)
師:每1/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學生動手操作,組內交流,把每個圓都平均分成2份,一共可以分成8份。4÷1/2=8(份)
師:每1/4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學生對那個手操作,把每個圓片都平均分成4份,一共可以分成16份。
4÷1/4=16(份)
(1)出示教材27頁“畫一畫”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在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教材28頁“填一填”“想一想”
師:通過剛才的“分一分”、“畫一畫”、“填一填”、“想一想”等活動,你發現了什么?
生: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乘這個分數的倒數。
1、學生獨立完成28頁的“試一試”。
集體反饋,同桌之間訂正。
師:通過剛才的計算你發現了什么?
生:一個數除以一個數(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三、課堂練習,鞏固運用
書本練一練
四、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聰明的小朋友們,八戒在你們的幫助下吃到了餅,也有了新的收獲,你們知道它的收獲是什么嗎?
(學生談收獲)
【板書設計】
整數除以分數
a÷=a×(b、c≠0)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十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中的第三節課。本節課旨在借助圖形語言,在操作活動中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為此,根據本節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個體經驗,本節課做了如下三個層次的設計:
第一層次:“分一分”的活動。通過學生動手分餅活動,讓學生經過觀察、比較與思考,發現整數除以整數與整數除以分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借助圖形語言,初步感知體會“除以一個數”與“乘這個數的倒數”之間的關系。這樣做不僅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更好理解分數除法意義的機會,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即分數除法的意義可聯系整數除法的意義進行學習。最后,通過啟發性的問話:“觀察這一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激發學生思考、求知、解答的愿望,為下一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層次:“畫一畫”的活動。在第一層次分餅的基礎上分線段,雖然線段圖比圓形圖更抽象,但學生已有分餅的經驗,所以學生根據問題不難列出算式,怎樣求出結果就成為這一操作活動要解決的問題。其中(1)(2)小題比較容易,學生從圖上可以看出結果,關鍵是第三小題不容易突破,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主要是讓學生弄清第(2)小題的算理,再將此方法遷移到地(3)小題。
第三層次:“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動。由于學生有了前面操作的基礎,這部分比較大小的題目,他們不難填出答案。但關鍵是讓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從而發現題目中蘊含的規律。這一活動是學生對前面問題思考過程的整理,對分數除法意義進一步的理解。
第四層次:實踐應用活動。是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內化知識的過程。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10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引進新課
1、把8個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誰能列式?
2、把4個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幾個?
這兩道題,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
什么方法來計算?
二、激思討論,探討新知識
1、教學例1。
(1)把1個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得幾個?怎樣列式?
(2)求每人分得幾個?用除法來列式。那每人到底分得多少個餅呢?你是怎么想的?(課件演示:一張餅的1/3就是1/3張餅。)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分數與除法”。讓學生提出學習這一節課想知道的問題。
【設計意圖:運用學生對已有知識“分數的意義”和“除法的意義”的理解,溝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讓學生明確在計算除法的時候,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三、實際操作,尋找規律
教學例2。
1、把3張餅平均分給4人該怎么計算呢? “3 ÷ 4”表示什么意思?現在每
人能分得一張餅嗎?
2、指導學法,讓學生動手操作:利用3個圓形紙片,動手折一折、剪一剪、
分一分,看看平均每人能分到多少塊?
3、各組匯報分法及分的結果。
組1:我們是把這3張餅,每個都平均分成4塊,一共分成12塊,每人得3塊。
組2:一個餅一個餅地分。先將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
將第二個餅也平均分成4份,每人也分得其中的一份;將第三個餅同樣平均分成4份,每人又分得其中的一份。將每個人得到的餅拼在一起,也是3/4張餅。
組3:三個餅疊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每人分得3張餅的1/4,也是3/4張餅。
4、電腦屏幕顯示三種分法,讓學生嘗試說出推理過程。
(1)把3個餅平均分成4份,我們可以吧什么看作單位“1”?
一份是多少個餅?一份是三個餅的幾分之幾?
(2)從屏幕顯示和操作,我們可以看出:1個餅的3/4就是3個餅的1/4。
(3)3/4就是哪一算式計算的結果?
(4)3/4個餅表示什么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把3張餅平均分成4份”,完成了從觀察到想象,從個別到其他的思維過渡,同時為充分發現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創造了條件。】
四、比較分析,分析規律
1、觀察等式1÷4=1/4,3÷4=3/4,,3÷5=3/5發現除法和分數有怎樣的關系?
2、你發現分數與除法有什么聯系?為什么用相當于?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重點要引導學生發現:分數恰好是相應除法算式的結果,發現除法算式各部份與分數各部份的關系,并指導學生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比如“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中的“相當于”而不是“就是”,便于學生認識到分數與除法既相聯系又相區別。】
板書: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這個等式還有注意什么?在分數中分母能是零嗎?為什么?
3、如果用字母a、b分別表示被除數、除數這個等式該怎樣寫?這里哪個字母不能是零?
4、聯系復習時3÷5=3/5,現在你能運用分數和除法的關系來說明嗎?
5、小結:一個分數不僅可以表示一個得數,也可以看作一個除法算式。
五、多層練評,反饋總結
1、75頁自主練習1,生獨立完成。
7÷12=( )/( ) 4÷3=( )/( )
9/5=( )÷( ) 3/8=( )÷( )
2、單位之間的互化。
7分米=( )/( )米 3克=( )/( )千克
23分=( )/( )時 59秒=( )/( )分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11
1、教師課件出示例4
2、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例4中的哪些條件和復習中的3相同?問題相同嗎?
(2)自己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想:要求小紅還剩幾朵花,應先求……
(3)嘗試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并解答。
3、學生根據提綱嘗試解題。
4、全班匯報
(1)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兩種思路:
A、可以從條件出發思考,根據彩帶長8m,每朵花用m彩帶,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從問題入手想:要求小紅還剩幾多花,根據題意,應先求小紅一共做了幾朵花。
(2)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12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學習了分數除以整數、整數除以分數、一個數除以分數計算法則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能利用計算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總結出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并抽象概括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利用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計算下面,直接寫出得數
×4×3×2×6
÷4÷3÷2÷6
2、列式,說清數量關系
小明2小時走了6km,平均每小時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時間)
二、新知探究
(一)、例3,
1、實物投影呈現例題情景圖。
理解題意,列出算式:2÷÷
2、探索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2÷如何計算?引導學生結合線段圖進行理解。
(2)先畫一條線段表示1小時走的路程,怎么樣表示小時走了2km這個條件?(將線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小時走的路程)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已知小時走了2km,要求1小時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線段圖補充完整,并板書出過程。
先求小時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個,算式:2×
再求3個小時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3
(5)綜合整個計算過程:2÷=2××3=2×
(二)、小結出計算法則:從上面這個推算過程,我們發現——整數除以分數,等于用整數乘這個分數的倒數。
(三)、計算÷,探索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學生根據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自己獨立嘗試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
÷=×=2(km)
2、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3、總結計算法則:無論是整數除以分數,還是分數除以分數,都可以轉化成乘法來計算,也就是說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乘上這個數的倒數。
三、當堂測評
1、P31“做一做”的第1、2題。
2、練習八第2、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幫助學困生度過難關。
小組內講評,發揮組長的作用,以求“兵強兵、兵練兵”。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2、在這節課上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13
本課題教時數:1本教時為第1教時備課日期10月22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除法的意義、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及其應用,能比較熟練地求比值和把一個比化成簡單的整數比。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地計算分數除法和分數除法與加、減法或乘法的混合運算。
教學重難點
能比較熟練地求比值和把一個比化成簡單的整數比。
能正確地計算分數除法和分數除法與加、減法或乘法的混合運算。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 揭示課題
二、整理知識
三、組織練習
四、課堂小結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習了哪些內容?
這節課我們先復習分數除法的有關概念和計算。
通過復習,大家要進一步掌握分數除法的意義、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以及這些概念的應用;進一步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要能比較熟練地求比值和正確地進行比的化簡,能正確地計算分數除法,以及分數除法與分數加、減法或乘法的混合運算。
1、復習分數除法的意義
問:分數除法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你能根據分數除法表示的意義,把2/155=2/3改寫成兩道除法算式嗎?
指出:分數除法是已知兩個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復習分數除法計算法則
提問:我們在分數除法里,學過哪幾種情況的計算?
分數除法計算的方法是怎樣的?
3、筆算練習
做復習第2題
指出:在分數除法里,無論哪一種情況的計算,都要轉化成乘法計算。
4、復習比的意義
問: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請你舉個例子來說明。
比與除法、分數有什么聯系?請你根據4:5來說明。
5、做復習第3題
6、復習比的基本性質
提問:化簡比和求比值各是依據什么來做的?
1、做復習第5題
2、做復習第6題
3、做復習第7題
指出:有關分數除法的運算,只要按過去的運算順序,計算時遇到除法計算,只要轉化成乘法來計算。
4、做復習第8題
指出:根據求一個數和分數相乘可以表示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順著題意列出方程來解答這樣的文字題,也可以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列式解答。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知識?
課后感受
教學效果較好,同學們所做的題目的正確率較高。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14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學習了分數除以整數、整數除以分數、一個數除以分數計算法則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能利用計算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總結出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并抽象概括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利用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計算下面,直接寫出得數
×4 ×3 ×2 ×6
÷4 ÷3 ÷2 ÷6
2、列式,說清數量關系
小明2小時走了6 km,平均每小時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時間)
二、新知探究
(一)、例3,
1、實物投影呈現例題情景圖。
理解題意,列出算式:2÷ ÷
2、探索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2÷如何計算?引導學生結合線段圖進行理解。
(2)先畫一條線段表示1小時走的路程,怎么樣表示小時走了2 km這個條件?(將線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小時走的路程)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已知小時走了2 km,要求1小時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線段圖補充完整,并板書出過程。
先求小時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個,算式:2×
再求3個小時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 ×3
(5)綜合整個計算過程:2÷ =2× ×3=2×
(二)、小結出計算法則:從上面這個推算過程,我們發現——整數除以分數,等于用整數乘這個分數的倒數。
(三)、計算÷,探索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學生根據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自己獨立嘗試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
÷ = × =2(km)
2、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3、總結計算法則:無論是整數除以分數,還是分數除以分數,都可以轉化成乘法來計算,也就是說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乘上這個數的倒數。
三、當堂測評
1、P31“做一做”的第1、2題。
2、練習八第2、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幫助學困生度過難關。
小組內講評,發揮組長的作用,以求“兵強兵、兵練兵”。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2、在這節課上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
設計意圖:
這兩節課的教學我從以下著手:
1、重視分數除法的意義過程性。我只是讓學生理解,并沒有強調口述,而是重點讓學生應用分數除法的意義,根據給出的一個乘法算式寫出兩道除法算式,使得對除法的意義有更深的理解。
2、在分數除以整數的教學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動手操作、集思廣益,根據操作計算方法。讓學生從小養成自主學習、勇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后記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15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加強列方程的思維訓練。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備注
活動一:復習與準備
1、爸爸的體重75千克,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7/15。
(1)、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體內水份的質量占小明體重的4/5,小明體內有多少千克水份?
(3)讓學生說出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活動二:出示例1
1、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2、要求小明的體重應該知道什么條件?為什么?
3、以知小明體內有水份28千克,要求小明的體重,需用到哪個數量關系?
4、學生自己列式計算
5、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略)
1、要求學生自己做第二問
(1)、要求畫圖分析
(2)、與第一問比有什么不同?
(3)、根據什么等量關系列方程?
小結:
活動三:鞏固練習
1、38頁做一做
2、40頁1、2
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教案范文 篇16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算理,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說出下列分數的倒數。
二、新課
1、教學例3
提問:按照題意應該怎樣列式?(生說師板書)
想一想:分數除以分數應該怎樣計算?(學生回答計算步驟,教師板書)÷=×==3
教師: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跟整數除以分數有什么聯系?
讓學生總結:(整數除以分數,被除數不變,把除法轉化成乘法,也就是轉化成乘原分數的倒數。分數除以分數,也是被除數不變,把除以分數轉化成乘除數的倒數。)也就是:(教師板書)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除數的倒數。
學生看書P29讀法則。
教學分數除法的統一法則。
做完后讓學生進行對比,三道題的計算過程有什么相同點?(第一題是乘整數的倒數,第2、3題是乘分數的倒數。)
教師提問:整數能否看成分數?(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
教師:前面學過的分數除以整數和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能否統一成一個法則呢?(可以,這就是: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教師板書)
學生看書P30并讀統一的法則。
三、鞏固練習
1、做P30例4前面的做一做題目。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法則。
2、做練習八第5題第1行的小題。第6題的前兩欄的題目。
3、做第7題。注意引導學生列式,(這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的文字題。用除法計算。)
4、做練習八的第8題。
學生做后教師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5、做練習八第9題。
做題前提問:1米等于多少厘米?1千米等于多少米?1噸等于多少千克?1小時等于多少分?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做完后集體訂正。做練習八第10題。教師讓學生獨立審題,然后提問:這題求什么?分析以后,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小結
教師先問學生今天學習了什么?然后指出:分數除法法則是除法普遍適用的法則。
五、作業
練習八第5題第2行的小題,第6題的第3、4欄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