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分數除法教案(精選2篇)
小學分數除法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分數與除法》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第五課時的教學內容。
在學生第一學段初步認識分數、體驗分數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讀寫一些簡單分數的基礎上,在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前四課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再次認識分數,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本節教學內容重視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教材從分蛋糕的實際情境引入,引導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結合分數的意義得出結果,然后引導學生比較幾個算式,探索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兩數相除的商或把分數寫成兩數相除的形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它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分數基本性質的基礎。
設計理念:
1、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樹立新的教學觀。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把只關注知識結果轉向要重視知識結果,更要關注獲取知識的過程,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是難以引起學生思考的。這節課,我不想把知識、結果直接告訴給學生,而是為學生探索發現新知創造機會,給他們提供一些感興趣的、有思考價值的數學材料,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小組討論等活動來獲取知識。
2、重組教材,樹立新的教材觀。
新課程主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由對教材的挖掘者、執行者走向課程開發的研究者、設計者。本節課,我對教材進行分析后,把原來教材2課時放在一個課時教學,體現了大容量的課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比較、發現、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數與帶分數互化的算理,會正確進行互化。
教學重點:
1、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除法的商。
2、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正確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
教學教法:
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采用創設情境法、引導探究發現、歸納等教學方法。在探索知識本質規律處適當給予啟發、指導、點拔,幫助學生完成探索知識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新知。
課件播放分餅情境,學生觀察說出相應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數表示每人分得的塊數。這個環節承接了上一節課學生熟悉的分餅情境,引出除法與分數這兩個教學內容的主角。
二、探究發現,歸納認知。
1、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這時教師及時將學生分餅的思維順向發展,快速練習
(1)、把a塊餅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塊?
(2)、把a塊餅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塊?
學生先寫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數表示結果,教師板書
12=1/2塊
94=9/4塊
a8=a/8塊
ab=a/b塊
通過這個練習完成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過渡,為充分發現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創造條件。
2、歸納認知,明確關系。
(1)、學生觀察思考:分數和除法有怎樣的關系?
(2)、匯報發現。
板書:被除數 除數=
(3)、引導思考: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那在分數中應該有怎樣的規定呢?
學生討論得出:分母不能為0。
板書:(除數不為0)。
3、嘗試用字母表示。
4、及時練習。
23= 87= 165= 1012=
5/6= 13/15=( )
12/7= 100/6= ( )
(二)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
怎樣把7/3化成帶分數呢?怎樣把 2 化成假分數?
1、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師出示溫馨提示,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2、檢測合作學習效果。
3、師做針對性點評。
4、及時練習。
課本40頁第2題。這個環節引導學生探索出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并采取邊學邊練的形式,使知識得到及時鞏固。
四、全課小結,學生談收獲。
學生總結出本課的知識點,對本節課的學習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
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的縮影,我的板書就是抓住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來進行設計的。
小學分數除法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數上冊P39-40
(二)、本課的基本理念
在分餅具體活動中,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運用此關系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算理,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推理、歸納、交流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從分蛋糕的實際情境引入,引導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結合分數的意義得出結果,從而得到兩個關系式:12=1/2,73=7/3。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兩組關系式,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得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式。
(四)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和除法的意義,具有了一定的操作畫圖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知道了除數不能為0。在此基礎上學習《分數與除法》就顯得比較輕松。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在以后的應用較少,因此要求不必過高,難度不要過大,只要學生會做就可以了。
(四)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觀察比較,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數相除的商。
2、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理解假與帶分數的互化算理,會正確進行互化。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六)、教法選擇
教師結合實際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探索分數與除法關系的過程,在歸納出關系式后,先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關系式的意思,再引導學生思考分數的分母能不能是0?。可以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來理解,因為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數,分數中的分母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最后再討論探索出假分數的方法,并練習鞏固。
(七)教學準備:圓片若干
(八)、教學過程
A、復習引入。
1、師:同學們,在昨天的學習中,你認識了些什么?
2、能來試一試嗎?(出示小黑板)
2個1/3是( )。 ( )個1/8是3/8。 14個1/9是 ( )。
4/5里有4個( )。 15/8里有 ( )個。 2里面有 ( )個1/4。
B、探索新知。
1、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①解決問題1:
( 出示小黑板)把1塊蛋糕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幾塊蛋糕?
師:老師這兒有些數學問題,你能列出算式來解決嗎?
(學生獨立在草稿本上完成,教師巡視)。
抽生全班集體交流,同時集體訂正。(要組織引導學生說清其算式的意義和商的由來等)。
②解決問題2:把7塊蛋糕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幾塊蛋糕?(方法同上)
③(師指板書上的算式與商)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和同學交流一下
(生獨立在草稿紙上寫,師巡視)。
④抽生交流,師適時板書
被被除數除數 = (除數不為0)
⑤并組織學生討論:分數的分母能不能是0?為什么?
⑥師:除法與分數有什么區別?
⑦練習1:將下列除法算式改寫成分數,把分數改寫成除法算式(獨立練習后訂正,1小題和5小題說方法)
4/5= 19/8= 21/3= 13/5= 15= 417= 2489= 122=
2、假分數與帶分數互化的方法。
①師:你能運用除法與分數之間的關系來試一試解決問題嗎?翻開書P39,試一試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②師(指板書):這樣把7/3化成帶分數?小組討論后匯報。8/4呢?
③師生小結: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要用分子去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數;不能整除的,除得的商就是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是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④練習2: 把21/3,19/8化成帶分數或整數?
⑤你能把二又三分之一化成假分數嗎?小組討論后匯報
⑥歸納小結: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用原來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與整數的乘積再加上原來的分子做分子。
⑦練習3: 把三又五分之二 ,四又九分之一化成假分數。同桌互說方法。
C、練習鞏固
書P40 24 題。( 獨立練習后集體訂正等。)
D、全課總結
(九)、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
被除數(分子)
聯系: 被被除數除數 = (除數不為0)
除數(分母)
區別: 是一種運算 是一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