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體積”教學設(shè)計
師:怎么求長方體容器中水的體積呢?
[學情預設(shè):學生可能說出量出它所容納水的長、寬、高,就可以求出水的體積。]
師:如果換成圓柱體容器又如何求其中水的體積呢?
[學情預設(shè):學生可能說出,把圓柱體容器中的水倒入長方體容器,量出長方體容器所容納水的長、寬、高,就可以求出圓柱體容器中水的體積。](演示:把圓柱體容器中的水倒入長方體容器)
2.橡皮泥圓柱體的體積
(出示橡皮泥做成的圓柱體)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立體圖形?
師:它是用橡皮泥做成的。你能想辦法求出它的體積嗎?
[學情預設(shè):學生可能說出把這個圓柱體捏成一個長方體,從而量出長方體的長、寬、高,求出這個圓柱的體積。]
3.常用圓柱的體積.
課件出示太鋼的煉鋼爐的照片。
師:太鋼的煉鋼爐中間部分是一個很大的圓柱體,你又如何求出它的體積呢?
[學情預設(shè):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想說又不知怎么說。]
[設(shè)計意圖:用圓柱體容器所盛的沒有形狀的水到可以變形的圓柱形橡皮泥,這些都可以轉(zhuǎn)化的辦法轉(zhuǎn)化為長方體來求出體積,這一過程就是要逐步滲透把圓柱體轉(zhuǎn)化為長方體的方法和思想,這樣從思想上、方法上給學生一個思維的臺階。當出示太鋼的煉鋼爐的照片后,由于前面的物體是可以變形的,而太鋼的煉鋼爐是不可以變形的,學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對學生來說解決求太鋼圓柱體煉鋼爐的體積具有很強的挑戰(zhàn)性,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設(shè)計,為后面同學們操作、討論推導圓柱的體積從思想方法上作了進一步的鋪墊,并通過構(gòu)造認知沖突,層層深入,調(diào)動同學們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學生探求的欲望。這樣,對學生思想方法的鋪墊也已水到渠成。]
師:看來我們以上的方法求圓柱的體積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必須探究求圓柱體積的一般規(guī)律。
4.探究普遍規(guī)律
師:圓我們可以通過分割、拼合轉(zhuǎn)化成已學過面積計算公式的圖形推導出圓的面積,圓柱體能不能也轉(zhuǎn)化成已學過體積的圖形來求出它的體積呢?下面請四人小組討論,圍繞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操作、討論:
課件出示操作討論提綱:
(1)圓柱體可以轉(zhuǎn)化為什么樣的立體圖形?
(2)轉(zhuǎn)化成的立體圖形是不是平時學習過的標準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成為平時學習過的標準的立體圖形?
(3)轉(zhuǎn)化后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大小是否有變化?
(4)根據(jù)轉(zhuǎn)化后的形體與與轉(zhuǎn)化前圓柱體各部分間的對應關(guān)系,推導出圓柱的體積。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小組討論、點撥。
學生匯報、演示。
[學情預設(shè):學生可能是把它轉(zhuǎn)化成平行六面體,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用透明膠帶紙粘貼在一起。]
師:下面哪個小組來先進行匯報。
[學情預設(shè):學生可能會說圓柱體可以轉(zhuǎn)化為長方體,轉(zhuǎn)化后的長方體不是標準的長方體,只有把圓柱無限分割才可以拼成一個標準的長方體。因為長方體是由圓柱體轉(zhuǎn)化而成的,在轉(zhuǎn)化的過程中,體積既沒有增加,出沒有減少,說明求出了轉(zhuǎn)化后長方體的體積,也就相當于求出了圓柱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的體積,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相當于圓柱體的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師:誰還有補充?(學生補充講解)
拿兩個相同的圓柱體體積演示模型演示,邊演示邊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