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6 The Story of Rain Part A Let’s learn評課稿
上午聽了三位老師的英語課,覺得自己又收獲了一把。三位老師的課堂都很精彩,教學設計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師生關系和諧,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具體對我們學校的高琴老師上的這節課說一說我的個人體會。一、注重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高老師今天是借班上課,這些學生對她來說都是陌生的,但是在整個課堂上,我們卻看不到一點點陌生的跡象,那都是歸功于高老師所營造的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在課一開始,高老師就與學生進行談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高老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并能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以勇氣。以無私的愛心、童心去包容學生,用甜甜的微笑面對學生,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動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遵循學生的發展認知規律
1、舊知引入新知。課堂伊始,教師在與學生談話時,談到了weather,復習了四年級時學過的sunny,rainy等表示天氣的單詞及句子。接著,借助rainy這一天氣引出本課要新授的單詞rain,并以“today,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story of rain.”一句把學生帶入本節課的主題情景中。新舊知識相聯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 新知引入新知。高老師在用舊知引入新知時,還能利用新知引入新知。如:學了單詞rain之后,從“where does the rain come from? it comes from the clouds.”引入到單詞cloud的學習。從“where does the cloud come from? it comes from the vapour.”引入到單詞vapour的學習。從“where does the vapour come from? it comes from the water in the steam.”引入到單詞stream的學習等等。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新知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注重創設真實貼切的教學情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帶入到真實貼切的情境中,將每個單詞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現。而高老師所創設的水循環這一情境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他們在科學課中已經有所接觸,現在再一次在英語課中呈現這一情境,更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老師就按照水循環這一過程一一呈現新授單詞,從rain到cloud,從cloud到vapour,從vapour到stream,又由vapour引出sun,讓學生在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中接受新知。在鞏固新單詞和句子的過程中,老師又讓學生對水循環這一過程用英語進行復述,加深印象,學以致用,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在學生對水循環這一過程用英語進行復述之后,老師又用了一個富有節奏的chant,對新學的單詞進行進一步的復習鞏固,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chant還可以理解為一種課堂中間的放松。
四、注重形成形象鮮明的視覺刺激
從教師的課件到板書,我們不難發現,高老師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在新授單詞卡片的設計方面,老師盡量根據事物本身的特征來進行制作,如rain 的卡片,老師設計成一個橢圓形;cloud的卡片,老師設計成一個云朵形,clouds則是在cloud的旁邊再加了一片云;stream的卡片,老師設計成一條小溪形;sun的卡片,老師則設計成一個太陽的形狀,形象鮮明,便于學生理解,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授卡片放置的位置上,老師也考慮到水循環的位置結構,使學生一目了然。
五、注重培養英語學習的應用能力
在英語教學,學生“說”的這一塊,是英語學習應用能力的一方面,在課堂中,高老師能引領著學生進行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在學了本課時的單詞和句子之后,老師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有關水循環句子“where does the … come from?“ “it comes from the ….” 的練習運用,讓學生在運用中鞏固新學知識,培養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