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 Book7 Unit6 The story of rain
(2)再聽故事,動手畫畫。
老師再一次講述故事,請學生邊聽邊用簡筆畫試著畫了這一自然現象變化的過程,幫助學生基本了解這一過程。
[設計思路]請學生聽第二遍,邊聽邊畫,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聽力,而且能有效反映出學生對所聽語言材料的理解程度。根據學生的反饋,教師可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如果學生都已理解,可直接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如有一部分學生覺得有困難,教師可讓學生聽第三遍,并適當放慢速度,便于學生理解,以免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而影響本課后階段學習。
(3)呈現圖片,排列順序。
老師用課件呈現圖片,請學生用快速度排出正確順序,并說說它們的關系。如:the rain comes from the cloud. the cloud comes from the vapour. the vapour comes from the water in the river ....
[設計思路]通過上幾個環節的鋪墊,引導學生進一步理順雨水形成過程中各相關條件之間關系,并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培養學生就本課話題進行初步表達的能力。
(4)觀察圖片,找解說詞。
呈現let’s read.部分中的三幅圖片,請學生仔細觀察,為每一幅圖片找到相關的解說詞。
[設計思路]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動態演示,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雨水形成的過程,并為每幅圖片配上生動的解說詞。動態的圖片使文字更加生動形象,生動形象的文字啟迪著理性的思考。圖文結合,有效突破了難點。
(5)讀理說詞,品童話味。
本節內容中以小水滴的身份講述雨水形成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語氣自由讀一讀、品一品其中童話的韻味,更形象地理解我們身邊的這一自然現象。
(6)發揮想像,自編對話。
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為每一幅圖片中的小水滴和風先生配上對話。
[設計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并鍛煉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7)聽音跟讀,重在模仿。
聽課文錄音,鼓勵學生進行惟妙惟肖的模仿,特別是不同人物角色和旁白的語氣,使學生對如何講述故事有一個初步印象。
3.操練鞏固
(1)四人小組,合作朗讀。
請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重點朗讀小水滴的自述部分。
[設計思路]使全班學生人人參與朗讀,在朗讀中感悟童話故事的趣味,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2)朗讀比賽,各顯身手。
請各小組根據組內實際情況對三部分內容進行自由選擇,然后朗讀,使各小組成員都得到展示和提高的機會。
(3)自由組合,對話表演。
請學生根據角色需要和同伴自由組合,可選其中一部分,也可全選,進行對話表演
[設計思路]通過學生豐富的肢體語言表演,形象地再現這一過程,使擅長表演的學生有用武之地,也提高他們用語言表達的能力,給善于語言表達的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同時發揮他們在班里的積極示范作用。
4.拓展延伸
(1)表演故事,展示自我;積極參與,爭當解說。
在上兩個活動的基礎上,請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可自由組合,合理分配角色后演一演這個童話小故事,也可以小水滴的身份向大家介紹、解說雨水形成過程這一自然現象。
[設計思路]通過整個故事的表演或解說,使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幫助他們逐步建立知識體系。這不僅是在學習語言,而且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語意,感悟語言的魅力,從而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