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課堂實錄
師:大家還有沒有什么發現。(停頓了一下)大家講的真好,我都不需要講了。
生:我喜歡這一句:“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鼻懊孀髡呤前炎匀划斪魅藖韺懀@句是把自己當作自然在寫。
師:(贊許的點頭)說得非常好。這里把自己賦予植物的特點。
生:我喜歡“滿世界都是雨,惟有……給我的恩澤”。這句話讓我體會到作者非常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讓我聯想到我們應該打開心靈的窗戶,去接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
生:我喜歡這一句!澳愫醚,懸崖爺爺……可是出自你的手筆?”懸崖是很可怕的,但是作者把他比作“隱士”、“禪者”,這是因為作者以一個良好的心態在對待自然。
師:說的好。只要心態好,周圍所有的一切就是好的。
生:我喜歡“采一朵小花……悄悄地做了一會兒女性。”我覺得大自然非常純潔,不說是非。
師:非常好。大自然比人類要純潔地多。
生:我喜歡“俯身凝神……也做了一會兒患難兄弟”。這里“好不動情”充分說明作者把螞蟻當作了朋友。
生:“捧起一塊石頭……深意地儀式”。說明他特別愛大自然。
生:我喜歡文章地結尾。我想到了一句景點的公益廣告詞“除了帶走你的記憶,什么也別帶走”。
師:這里還有一句話:帶回了一路月色。這暗示著什么?
生:時間是晚上了。
師:作者什么時候去的呀?這說明什么?
生:早上去的。這說明作者在山里玩了一天。
師:作者就一句話,交代了時間,很富有詩意。
生:我喜歡“喂,云雀弟弟……”這句寫出了它們從不搬弄是非,而是注意欣賞好風景。
師:時間到了。歡樂的時光總是顯得特別短暫。我想,要是我是你們的老師該多好,我就可以接著上課,真想再跟你們上一節課。請大家允許我拖兩分鐘?
生:(大聲地、齊聲地)好。
師:我把我的想法跟大家說一下,本來老師想給你們一種讀書態度: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可是這節課,我們只解決了“讀出自己”。過去讀課文都是老師講課文,可是只要每個同學都把自己要放進文章中,哪里還需要老師講呢,大家講的都很好呀!如果說我今天講了的話,就是在討論中告訴大家一個問題,任何寫作手法都不是為用而用,而真情實感是它必須要有的。
師:那么,什么叫讀出問題呢?就是要讀出疑問,我在讀書中產生了很多疑問,你們如果有相似的問題,下次上語文課可以跟語文老師提出來。如60頁,為什么要說“古老而又堅韌的靈魂”?
生:(迫不及待的高高地舉起手)
師:(遞過話筒)哦,你要說?
生:因為古橋在這里站了幾百年,默默地奉獻著,它的這種精神是一種堅韌地精神。
師:時間長說明古老,一直站在這,說明堅韌。
師:又比如說60面,最后一個字,為什么說“吻著水中地巖石”,“吻”字用的好不好,你把它想深了,想透了,就明白它的妙處了?
又比如61頁最后一段,“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兒”,既然是“白云大嫂”,為什么又說是月亮的好女兒”?我覺得這句比喻不是很恰當。另外還有一句,第二自然段“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什么叫“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我們要敏銳的發現隱晦的問題,有的可能就是作者寫作上的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