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課堂實錄
一,導入新課師:唐代詩人賈島曾寫過一首詩《尋隱者不遇》,廣為流傳,同學們會背嗎 (生背)詩人到山中探訪的是一位隱居山林的名士.今天,我們要學的《山中訪友》一文的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又是誰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山中看個究竟吧.(板書——山中訪友)
二,整體感知
(配樂營造氣氛)師:請同學們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小聲朗讀課文,標出段落序號,并劃出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學生小聲朗讀課文)
師:作者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生紛紛作答)師整理明確——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懸崖,云雀,落葉,小花,雷陣雨,,,,,
師:讀了文章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生:初看文章題目以為作者去拜訪的是人,沒想到作者拜訪的卻是自然界的這些朋友,讀后覺得非常新奇有趣.
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非常親切,好像這些朋友也是自己的.
師:大家談了自己閱讀課文的初步感受,看得出同學們已被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間的真情所感染.現在就讓我們懷著作者那樣的好心情,用我們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去看看那充滿詩意的畫面.
三,研讀賞析
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并說明理由.
(同學們認真看課文,圈點勾畫)
生:我喜歡這一句,"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 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躬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這一句用"德高望重"形容老橋,突出了橋的歷史悠久,同時句子用擬人的手法并以第二人稱"你"來敘述,讓人感覺非常親切.
生:我喜歡"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這句,這里把"山泉"比作"明鏡",寫出了山泉清澈,寧靜的特點.
師:說得好,這一段除了寫"山泉",還寫了許多景物,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寫的
生:寫"白云",突出了白云的潔白.
生:把"瀑布"比作"歌唱家".
生(齊聲):以第二人稱來寫,感覺很親切.(師引導全班女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五段)
師:作者如此親切地稱呼山里的眾朋友,從中看出作者是怎樣一個人
生: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人.
生: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生:是一個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人
……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作者獨自一人走進山林,欣賞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是"山中訪友"呢
生:以大自然為友,體現了作者想象的豐富,新奇.
生:說明作者具有童心,童趣.
生: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生:以這樣的方式敘述,我們感覺很親切.
師:本文中作者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現的,他對天地間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用心去留意,用滿懷的真情譜寫了心中的贊歌,正是:山中訪友訪自然,心中蘊情蘊天地.(板書)
四,拓展訓練
師: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生活,一棵樹,一片云,一座古橋,都可能觸動我們的情思,撥動我們的心弦,現在我們換個角度,改變角色,假設你就是那棵樹,那片云,那座古橋,那山中的一景,你將向人類朋友傾訴怎樣的心聲呢
生:我是一棵大樹,由于人類的肆意砍伐,我的族類朋友日漸減少,為此,我常常掩面嘆息.親愛的人類朋友,停一停你們手中的鋸斧吧,想一想,是誰給你們送來清涼的慰藉 是誰為你們阻擋風沙 是誰給了你們清新的空氣.那都是我們,是我們大樹,求你們不要再亂砍亂伐了,如果等到青山泛黃,洪水泛濫的那一天,就后悔不及了.(同學們都為他聲情并茂的發言鼓掌)
師:精彩!真是精彩!——還有誰要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