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把課文當成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能加深課文的理解,也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閱讀短文《媽媽喜歡吃魚頭》,讓學生更多地體會身邊的人對自己的關心和良苦的用心,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板書設計:
10* 別餓壞了那匹馬
善意的謊言
說 幫
殘疾青年 感激 “我”
熱心、善良 誠實、愛讀書、有志氣
【設計意圖:這樣的板書設計具有提綱挈領,突出教學重點,深化課文內容,增強教學過程節奏感,集中學生注意力,達到審美教育的作用,促進講授的效果。】
附:
媽媽喜歡吃魚頭
在我依稀記事的時候,家中很窮,一個月難得吃上一次魚肉。每次吃魚,媽媽先把魚頭夾在自己碗里,將魚肚子上的肉夾下,極仔細地撿去很少的幾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親的了。當我也吵著要吃魚頭時,她總是說:“媽媽喜歡吃魚頭。”我想,魚頭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親不在家,我趁媽媽盛飯之際,夾了一個,吃來吃去,覺得沒魚肚子上的肉好吃。
那年外婆從江北到我家,媽媽買了家鄉很金貴的鮭魚。吃飯時,媽媽把本屬于我的那塊魚肚子上的肉,夾進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說:“你忘啦?媽媽最喜歡吃魚頭。” 外婆瞇縫著眼,慢慢地挑去那幾根大刺,放進我的碗里,并說:“伢啦,你吃。”接著,外婆就夾起魚頭,用沒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著,不時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邊吃著沒刺的魚肉,一邊想:“怎么媽媽也喜歡吃魚頭?”29歲,我成了家,另立門戶。生活好了,我倆經常買些魚肉之類的好菜。每次吃魚,最后剩下的,總是幾個無人問津的魚頭。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轉眼女兒也能自己吃飯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夾了一塊魚肚子上的肉,極麻利地撿去大刺,放在女兒的碗里。自己卻夾起了魚頭。女兒見狀也吵著要吃魚頭。妻說:“乖孩子,媽媽喜歡吃魚頭。”誰知女兒說什么也不答應,非要吃不可。妻無奈,好不容易從魚腮邊挑出點沒刺的肉來,可女兒吃了馬上吐出,連說不好吃,從此再不要吃魚頭了。打那以后,每逢吃魚,妻便將魚肚子上的肉夾給女兒,女兒總是很難地用湯匙切下魚頭,放進碗里,很孝順地說:“媽媽,您吃魚頭。”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女人作了母親,便喜歡吃魚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