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彩色的翅膀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明白題目的雙重含義。
2、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去發(fā)現(xiàn)寶石島的幾個特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海島戰(zhàn)士在艱苦條件下扎根海島、改造海島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4、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guān)系。
5、學習運用文本“吃西瓜”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進行仿寫練筆;運用文末段進行想象練筆訓練。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了解邊防戰(zhàn)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zhàn)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guān)系。
3、依據(jù)文本特點,運用第一單元“聯(lián)想和想象的表達方法”進行深化練筆訓練。
難點:理解戰(zhàn)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zhàn)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讀題存疑
1、導入:同學們季老先生留學在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祖母親;駐扎在海島的邊防戰(zhàn)士,則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海島的愛,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篇課文《彩色的翅膀》(師板書課題)看看課文是用哪些文字來表達自己扎根海島,建設(shè)海島的決心的。
2、指名讀題。誰的翅膀?(會飛的小昆蟲的翅膀,如蝴蝶。)“彩色”二字僅僅是說小昆蟲的翅膀是彩色的嗎?還有什么別的含義?
3、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2.交流讀文后的體會)
(意圖:在略讀課文中,連接語所起的作用就如同精讀課文中的課后題,他是學生學習略讀課文的領(lǐng)路人,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但這些要求和方法又往往不是特別清楚明顯的擺在學生面前,所以在學生從連接語中提取出信息之后,我又引導他們從找到的信息中梳理加工。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又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大氣、簡約,避免了教學內(nèi)容的面面俱到。)
二、檢查預習、交流
1、理解以下詞語:碧空如洗、矮墩墩、水落石出、精靈:
2、交流如下問題:
(1)、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
(3)、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通過預習的檢查,梳理文本內(nèi)容,形成整體思路,為文本的學習感悟做好鋪墊。)
三、探秘小島
咱們中國有中國臺灣島,這是我國的第一大島,那里有日月潭、阿里山、蝴蝶谷;海南島,是中國的第二大島,那里有“天涯海角”,五指山,椰子樹;咱們浙江的舟山島,是中國的第四大島,舟山的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這些島嶼不但風景優(yōu)美,人文薈萃,而且物產(chǎn)豐富。那么,文中的寶石島當年又是怎樣的一個島嶼呢?請你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找出這個島嶼的特點。
1、不毛之地
教師解釋“海島田”:寶石島屬于珊瑚島礁(由珊瑚礁沉積形成的島嶼),不適宜種植蔬菜,戰(zhàn)士們帶土上島和艦艇運土上島,壘出一塊塊可以種植莊稼的田地。
2、條件艱苦:“西瓜嫌我們的島艱苦,不愿在這里安家。”
飲水主要靠雨水,生活物資需要從大陸運達。
3、遠離大陸:“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
戰(zhàn)士們遠離家鄉(xiāng),與親人朋友聯(lián)系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