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1,識"虐,踞,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輝"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跡,說說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課前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激情導入
1,中國地圖,認識晉西北的地理位置.
2,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出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林圖.(教科書光盤)
師:瞧,同學們,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這里昔日是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參天的楊柳,如臂如股,勁挺山腰;綠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綠風蕩漾.多么如詩如畫的景色呀.在這令人如癡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著一位可敬老人畢生的心血和執著的追求.他為青山披綠衣,青山為他獻鐘情.同學們,想認識他嗎 那我們跟著作家梁衡去一起認識這位老人吧!
4,那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青山不老》,請大家與老師一同板書課題:青山不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打開書68頁,請大家用較快的速度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好,請讀書吧!
2,老師先檢查一下大家對生字的認識.誰來認讀生字詞語.強調:"肆虐,盤踞"等詞的讀音,你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嗎 (看課件理解一些難的詞語)"肆虐"這個詞不容易記住,我們起來寫寫吧.
3,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呢 請大家試著用老師出示重點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吧!
山野,肆虐,山溝,奇跡,創造,綠洲,價值,造福.
小結:這種方法叫重點詞概括法,我們以后可以用這種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跡
抓"奇跡":
1,師:青山為證,綠樹為憑.老人綠化造林,執著地堅守著大山.從他的事跡中,哪個詞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 板書:
奇跡
2,快速默讀全文,看看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
⑴ 先用筆畫下來,在感動你的地方寫你的上感受.
⑵ 寫完了嗎 四人小組內匯報感受.
3,指名學生匯報:
⑴ 出示: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他還有宏偉設想,還要載樹,直到自己爬不起來為止.
這是一個怎樣的奇跡呀 3700畝林網有多大的面積 我們學校大約有40畝,相當于幾個我們學校那么大 (100個).可見有多大啊!引導學生想象,然后齊讀.
師:這么浩大的工程是誰創造的 老農為創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板書:山溝.多么令人敬佩啊!帶這種感情齊讀.
⑵ 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老人創造這一奇跡的呢 找出來進行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課文的句子.
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這景色美嗎 這比喻句把——比作——,請輕輕地讀讀這句子,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這么美山林是誰創造的
(窗外滿山的楊柳濃密蔥郁,在風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猶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寫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畫面,這是老人用了15年的心血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啊.)
指導朗讀:我們該用怎樣的心情段 (贊美,滿腔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