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導學案(精選2篇)
青山不老導學案 篇1
學 科: 語 文 年 級: 六年級 課 題: 《青山不老》 課 型: 獨立閱讀 課 時: 1課時 時 間: 10月10日 主備人: 趙文華 修改人: 汪莉 審核人: 學習目標: 1.認識“虐、踞、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日月同輝”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理解老人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說說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學習方法: 預習提示→了解課文內(nèi)容→自主、合作、探究→集體交流、討論→朗讀品味→反饋、檢測 學習準備: 1.中國地圖,認識晉西北的地理位置。 2.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qū)沙化現(xiàn)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預學案: 1.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治理、歸宿、三番五次、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自由讀課文, 劃出你認為比較難理解的詞和句子。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學內(nèi)容: 課堂環(huán)節(jié) 導 案 學 案 我的想法 一、談話導入、 激發(fā)興趣。 (3分鐘)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qū)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談話: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在晉西北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3.板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 整體感知。 (7分鐘) 1.自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⑴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 ⑵聯(lián)系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小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了解課文大意。 三、檢查交流預學情況:(10分鐘) 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練習:(課件出示)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15分鐘) 1、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 2、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這一奇跡? 3、討論:老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奇跡的? 4.交流: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學生交流: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①“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②“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wǎng),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yè)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 五、總結擴展(5分鐘) 總結: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chuàng)造了這片綠洲,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再讀全文,積累拓展 1.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① 閱讀,勾畫。 ② 同桌交流。
青山不老導學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炕、肆、虐、踞、擎、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學習重點:
理解老人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說說青山不老的含義。
學習難點:感受老農(nóng)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學習過程:
一、我會認讀、運用
1、課文的生字有:
生詞有
2、我能用生詞說話:
二、初讀課文我了解到這些信息:
1、這位老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是
我還知道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
2、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
三、探討:
1、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2、“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老農(nóng)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樣永放光輝嗎?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四、拓展:你想對老農(nóng)說什么?還想對別的什么人說點什么嗎?
1、對老人說:
2、對( )(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