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詩同行”活動總結
活動結束后,我進一步感受了中國詩歌帶給人美的享受,也讓我明白了讀一首詩,并不僅僅限于把這首詩背熟,而是要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掌握并欣賞詩歌的方法,這樣才算真正弄懂了一首詩。詩歌還有一大妙處,可以讓人放松心情。當你覺得很疲倦時,不妨試試,閉上眼睛,跟著詩走進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那種感覺是你死讀書讀不來的。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對詩歌的熱情還沒有消逝,我們要多讀詩,品味其中美好的樂趣,將詩歌陪伴我們一生。(前后呼應,點明詩歌在生活中的作用)
“與詩同行”活動總結
上個星期,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的活動。活動中,我們學會給詩歌分類,欣賞詩歌,還學寫了兒童詩呢!。
活動一開始,我們先制定了活動計劃。我們計劃在一周的時間內,搜集關于詩的知識,學會給詩歌分類,能夠正確地賞析詩歌,我們還希望能自己學寫一首小詩呢!為了完成計劃,我們確定了組長,并給每位同學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負責查資料的,上網進入了“google”頁面,輸入了關鍵詞“詩歌”。哇!關于詩歌的知識可真不少呀,據google搜索統計現共有2850萬個詞條是關于詩歌的。我立即點開了其中幾個網頁,進入了詩歌知識的海洋——“《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另外兩部詩歌總集分別是——《楚辭》、《漢府樂》……”,“我國的元曲,是一種小令,興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來……”,“泰戈爾是亞洲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在詩歌知識的海洋里,我流連忘返,增長了許多知識。
通過這次活動,我的收獲可不小。我們小組的同學搜集了許多的古詩和現代詩,可這么多的詩,涉及面這么廣,怎么整理呢?當我們學會了給詩歌分類后,這些整理的事情就變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詩歌分類可以按作者分、按題材分、按形式分、按體裁分……我們按照作者給搜集來的詩歌分類,不一會兒,就把小山似的資料整理好了。
我們還學會了欣賞詩歌,知道了欣賞詩歌前,要先把詩多讀幾遍,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讀,可以用不同詩人寫的詩對比著讀,還可以邊讀邊在腦海里描繪畫面,走進詩中讀。學會了這些,欣賞詩時,我們就可以體會詩人創設的意境,更加了解詩歌背后的情感和含義了。比如:讀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短短幾句,讓人感到琴聲初起,仿佛小兒女在耳邊竊竊私語。忽然,琴聲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像勇猛的戰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與敵人奮力拼殺,那驚天地、泣鬼神的情節仿佛就在眼前。
最后,我們還嘗試著當了一回小詩人,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詩,就從我們的筆尖流露出來。我也寫了首詩——《四季的樹》。
四季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