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課堂實錄
一、復習入課。
師:大家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我們知道了一個美麗的傳說,我們了解了一首曲子產生的經過,這首曲子就是傳世名曲——《月光曲》。(師板書課題)
師:來讀課題
生:月—光—曲
二、直入重點,感受《月光曲》。
師:盲姑娘兄妹是“月光曲”最初的聽眾,貝多芬的琴聲將他們引到了怎樣的意境里?文章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
(生思考)
師:第幾自然段?大聲地告訴老師。
生:第九自然段。
師:請自由地讀一讀第九自然段課文。想一想哪些是寫兄妹倆聽琴的事實,哪些是寫兄妹倆因琴聲展開的聯想,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自由讀!
(生自由讀第九自然段)
師:文章中哪些是事實描寫?
生:文章的事實描寫有: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
師:還有嗎?你說。
生:皮鞋匠靜靜地聽著。
師:哪些是兄妹倆因聽琴而產生的聯想?
生: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師:還有沒有聯想的內容?
生: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師:同學們在讀課文的時候,一定要讀清楚。剛才同學在讀的時候“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的“似的”這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讀“shì de”,我們同學們讀得很準。
師:皮鞋匠聽到了琴聲,好像看到了什么?想一想。
(生思考后回答)
生: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師:皮鞋匠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月亮。皮鞋匠的聯想描繪了哪幾個畫面?
生:描寫了三個畫面,一是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第二個是“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第三個是“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師:描繪了幾個畫面?
生齊:三個畫面
師:月亮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
師:月亮越升越高
師:月光照亮了浪花
(師相應板書)
師:來看這三幅畫面。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請你來當一回作曲家,根據剛才三個畫面,想一想《月光曲》的旋律分幾種。大屏幕上有四組詞語,我們可以借鑒一下?
師:旋律是怎樣變化的?
生:先是“剛健——明快”,再“輕柔——舒緩”是,接著就是“高昂——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