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b、從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談;
c、從家庭教育情況談;
d、從轉變觀念,教育改革方面談。
(2)要求:a、緊密結合自己學習本課懂得的道理談;
b、開拓思路,從不同方面思考回答;
c、充分表達個人見解,怎么想就怎么說,不同意見可以討論。
三、總結拓展
同學們列舉的事例也深深地打動了我。是呀,小小的種子深埋地下,為了生存,它掀翻土壤,奮力向上,終于沐浴陽光雨露,長成參天大樹;身患重殘的張海迪大姐姐身殘志堅,在逆境中奮斗,在困境中成長,她的人生收獲累累碩果……這一個個生動鮮明的事例無不告訴我們:人要主動地接受生活的考驗和磨練、掌握生存和發展的本領,自立自強。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牢牢地抓住它,去拼搏,去奮斗,去贏得生命的輝煌。
四、推薦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閱讀后,試著寫感受。
五、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1、說說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喜歡,為什么?
2、同桌互讀互背互評。
3、班內背,教師給予鼓勵。
4、課外練習,向父母談談這位種樹人育苗的做法和他所講的道理,聽一聽父母的看法。
板書設計:
(一)桃花心木
種樹:澆水不定時、不定量,長成百年大樹
人:在不確定中生活能經得起考驗。
(借種樹喻育人)
(二)桃花心木
樹——————————人
拼命扎根自立自強
汲水生長學會生存
經受風雨經受磨練
反思:
這節課讓學生在種樹人身上學會做人的道理,在艱苦環境經受生活的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小組合作學習這個環節比較好,讓學生暢所欲言。在探究、悟道理這點上。同學們對深入理解課文沒有達到目的,在回答問題時不夠分量,望今后取長補短,爭取以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