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第一教時
一、揭示課題,介紹桃花心木
1、提示課題,齊讀課題。
2、學生交流對桃花心木的了解后,教師展示材料,介紹桃花心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⑴ 同桌互相輪讀課文,互相正音,教師隨機抽測。
⑵ 交流學生字情況并進行識字教學。
⑶ 小組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不懂的地方相互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記下來,全班共同解決。
2、整體感知:
重點引導說說寫件什么事,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作者想表達什么見解。相機讓學生找出寫怎樣給樹苗澆水的段落,寫為什么這樣澆水的原因的段落,寫作者感想的段落。
3、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要特別注意指出不明白的句子。
4、教師梳理問題,小結,相機板書:種樹→育人。
說明:這個環節,主要是根據蒯福棣老師提出的當前閱讀教學的一個最基本的模式來安排的。蒯福棣老師指出,“老師教課時一定要改變過去那種逐段分析,面面俱到的做法。而且要盡可能地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難點,進行討論交流,教師適當的點撥。”“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各種不同的情況。有的問題跟全局關系不是太大,是比較肢解局部的,那就可以隨時解決;有的問題很有探討的價值,而且需要深入鉆研課文以后來共同研究,那就可以作為重點探究的問題。這在于教師事先對教材認真鉆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真分析以后,事先心里有數課堂上就便于因勢利導。”
三、研讀課文,體會用心
1、提出研讀問題:
圍繞“不確定”這個詞來體會作者是怎樣明白種樹人那樣澆水的用心,又是怎樣從種樹這件事懂得育人的道理的。
說明:《課程標準》第3學段(5~6)的階段目標指出,要“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本課中“不確定”是一個具有獨特作用的關鍵詞語。課文表達的意思是:老天下雨是“不確定”的,所以種樹澆水也要“不確定”,才能讓樹苗學會獨立自立,才不會養成依賴的心,才能經得起自然的考驗;不只是樹,人也一樣,生活也是“不確定”的,所以也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去培養人,才能讓人學會獨立自主,才不會養成依賴的心,才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可以說,“不確定”這個詞在文中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抓住這個詞語進行研讀,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體會種樹人的用心和育人的道理。因此,本課總體結構上說,是以“不確定”這個詞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并借此串連起事理和哲理的。在本文中起這樣作用的語句還有“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另外,作者的認識變化過程(如“奇怪”等一連串體現作者認識變化的詞句),也可以作為學習的線索。
2、感悟種樹人的用心:
⑴ 聯系種樹人的話,感悟“不確定”的意思。
⑵ 聯系第三、四自然段,感悟種樹人澆水的“不確定”。
⑶ 發表見解,感悟種樹人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