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二、再研課文,感悟哲理
1、提出本節(jié)課學習任務:
繼續(xù)圍繞“不確定”這個詞來學習第十四自然段,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感想和見解。
2、體會句子含義,感悟人生的哲理:
⑴ 理解“不確定”的意思。
⑵ 聯(lián)系生活實例,感悟生活的“不確定”(先讓學生聯(lián)系實例,教師酌情補充。)
⑶ 討論句子的含義,感悟人生哲理: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填空齊讀:
“由于不只是老天下雨(自然界)是不確定的,____也是不確定的,所以,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只有在____中生活,只有在艱苦環(huán)境中____,才不會養(yǎng)成____的心,才能學會____,才能____。”
⑷ 指導帶著自己的感悟,朗讀第十四自然段。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⑴ 聯(lián)系“中日夏令營”事例,發(fā)表見解:中國兒童要怎么做才不會輸給日本孩子?
說明:利用課前交流講述《中日夏令營的較量》的故事,引發(fā)學生思考:中國兒童要怎么做才不會輸給日本孩子?在此,在學生學習課文,充分感悟人生哲理后,給學生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發(fā)表見解,學生有感而發(fā),有感能發(fā)。
⑵ 讀了這篇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想到了什么?引導:
① 聯(lián)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想對自己的父母說些什么話嗎?
② 聯(lián)系老師的教育方式,你想對自己的老師說些什么話嗎?
③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對自己也說句什么話嗎?)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用贈書簽的形式,激發(fā)并引導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明:語文的學習,重要的一項是讓學生積累語言。教參指出,“課文的背誦,是讓學生背自己喜歡的部分,既不要加以限制,又要做必要的引導,使學生所背的內容既是學生所喜歡的,又不是無關緊要的部分。”如何做到這點,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們采用贈書簽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積累的興趣。操作時,教師先激趣:“老師選擇文中的兩句話,作為名言警句,并制作成了書簽,想送給同學們,你們再讀讀課文,找一找,猜一猜,老師會選哪兩句呢?”然后,讓學生讀課文,讓學生自己去品讀、猜測、尋找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為什么會選擇這些句子的原因,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感悟能力。最后,教師用書簽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本文的重點句子進行表情朗讀、背誦積累。這樣,興趣激發(fā)了,學生既能根據(jù)自己的喜歡來背誦,又不會對重點內容有所忽視。
2、總結全文。
3、拓展延伸(課外語文實踐):
⑴ 必做題(②③做在作業(yè)本上):
①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② 抄寫生字詞,并互相聽寫。
⑵ 選做題:
① 小練筆: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日記、隨筆、書信等)寫一寫自己的感想。
② 拓展閱讀:閱讀有關張海迪、陳景潤、愛迪生等文章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籍,找時間跟自己的小伙伴講一講他們的故事。
③ 發(fā)表見解:“懶老師”的教法,你贊成不贊成?跟同學們說說你的見解。{補充閱讀材料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