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第二課時)
課題 6 北京的春節 課型 新知探究 課時 第二課時 學習 目標 1、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2、了解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重、難點 作者為突出老北京過春節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學 習 過 程 師生筆記 一、知識鏈接。北京春節童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二、組內交流探討。 (1)課前預習了課文,詞語你學會了嗎?同桌互相讀。 (2)抽學生讀詞語、交流詞語的意思。 (3)逐段開火車讀課文,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4)匯報交流自己填寫的表格,小組討論。 (5)依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現了課文時按( )的順序寫的。 (6)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的簡略? 三、展示匯報。 1、朗讀展示。 (1)抽生朗讀:老北京的春節給自己留下印象深的段落。 (2)老北京的春節給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熱鬧、喜慶) 2、展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老北京的春節從臘八開始,到十九結束,文章是以什么順序來寫的?(時間) (2)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哪些活動?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