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 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點,用了什么表達方法,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學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不說話。(手)
2.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手,十個手指,這一雙手,十個手指,讓我們學會了許多事,干了許多活。現在我們來想一想,說一說你用這雙手做過哪些事情,在做這些事情時,這十個手指是怎么分工合作的?
3.學生回憶生活,想一想,說一說。
4.過渡導入:關于手指,同學們想說的還真不少。是啊,手長在每個人手上,時時看到,常常用到。著名作家、漫畫家豐子愷曾經寫過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手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篇文章吧!
二、初讀課文
1.簡介作者。
2.默讀閱讀提示,標出閱讀要求并指名回答。
3.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5. 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6. 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別具體寫( ),最后總結寫( )。
7. 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手指名稱 優點 缺點 大拇指 最肯吃苦。 姿態不美 食指 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 中指 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 無名指 風光無限 能力薄弱 小指 小巧玲瓏 能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