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 教案
3、簡介作者
二、放手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檢查課文自學情況:
⑴同桌互查讀文情況。
⑵出示本課需會寫的生詞集體認讀。
⑶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導學生從生字的音、形、義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天中人們的活動?你可以用筆畫下來,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概括:臘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5、分清詳略:思考圍繞春節的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教師根據回答板書:臘八 除夕 初一 十五)
三、課后作業:(選擇喜歡的日子查找有關資料進行研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課
二、組建小隊、合作交流:喜歡同一日子的同學組成小隊,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
三、小隊匯報,感受春節
(一)臘八隊
1、指名小組代表匯報,其他成員補充。
2、指導理解重點句子:(課件出示圖片以及文字)
句子一:“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1)這到底是不是粥,為什么又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用了什么修辭?
(2)資料補充:臘八粥起源于北宋年間。最早的發源地是我們河南開封,當時稱為汴梁。一些寺院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會熬一種“七寶五味粥”贈給百姓。這種七寶五味粥被公認為是臘八粥的起源。臘八粥諧音臘八祝。在民間有祝福農業生產的意味。
(3)引導朗讀:
教師創設情境:對,正是由于臘八粥是由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材料豐富品種眾多,所以,作者說-----
臘八粥里面包含了人們辛苦一年的勞動成果,將五谷豐登的景象濃縮的展示出來,所以老師說——
臘八粥包含著人們豐收的喜悅,新年的快樂,以及對來年農業生產的美好祝福,所以大家說——
句子二:“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1)翡翠是什么?句中把什么比作翡翠?
(2)指導朗讀:怎么才能讀出色味雙美?
(二) 除夕隊
1、指名匯報。
2、其他補充(比如年的傳說)。
3、重點理解:(出示課件)
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1) 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2) 知識補充:如果真的有家人不能回家,人們通;亟o他留下一個座位,擺上一副碗筷,象征著已經團圓了。
(3)感情朗讀全段。
(三) 初一隊
1、課件出示匯報內容:
(1)課文主要講了初一的哪些風俗?通過合作交流,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2)老北京和我們現在過春節有沒有不同呢?雖然還在拜年但是方式有沒有創新呢?
2、重點理解:正月初一的光景和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上著扳子,門前堆放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
(1)你從“鋪戶都上著扳子”體會出什么?(老舍先生生活的時代有很多生意人為了和家人團聚過春節是要關門停業的。)
(2)對比感悟: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店鋪春節不放假。比如說很多超市,就是全年無休,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讓人們在春節也能購物逛商場,心情也就更好了。所以,那些堅持工作的人犧牲了自己的春節,他們是多么可敬。讓我們齊聲向他們道一聲謝謝:“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