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喚起學生對小女孩及所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2、 了解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這樣的表達效果。教學重點: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和作者給予的同情。教學難點:如何讓今天的孩子體會到當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培養學生的同情心。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 復習導入: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并且對課文的第一部分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誰能說一說課文的第一部分寫了什么?(學生回答)板書:賣火柴小女孩問什么要在大年夜賣火柴?(學生回答)板書:貧困的生活二、 精讀第二部分師:小女孩的生活多沒痛苦呀!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夜是那樣黑天是那樣冷,小女孩受得了嗎?可憐的小女孩怎么辦呢?1、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二部分,你可以默讀、也可以小聲讀。思考: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板書:擦火柴出示課件第一次擦燃火柴的片段(1)、指名讀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部分。提問:小女孩在什么情況下擦燃的火柴?(學生回答)你從那句看出來?學生讀(2)、師接讀: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取出一根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提問:你從這個“敢”字體會到什么?從“終于”又體會到什么? 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大火爐)你能把小女孩看到的情景讀一讀嗎? 小女孩的眼前出現了大火爐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小女孩太冷了,因此她的眼前出現了美麗的幻境)板書:美麗的幻境 (3)指導讀,誰能再讀一讀小女孩看到大火爐時的情景。火柴熄滅了以后呢?誰來讀一讀。你們聽后又什么感受?(小女孩太可憐了,她多么想得到溫暖呀!)(5)總結學法:這是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時的情景,我們剛才是怎樣學習這一段的?(引導學生總結學法:整體讀——想問題——再讀再體會)2、 小結填表:(出示表格) 第幾次擦燃火柴 現實 幻境 說明 現實 第一次 寒冷 火爐 渴望溫暖 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