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教學設計
2.指名把凡卡和爺爺一起砍圣誕樹這件事快快樂樂地朗讀出來。
3.鄉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引導學生從“爺爺冷得吭吭地咳”、“縮成一團兒”、“凍僵”等詞句中得出結論――鄉下生活實際痛苦)
4.鄉下生活既然很苦,為什么在凡卡的回憶中卻是那么美好呢?
(引導學生把鄉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進行對比,進而弄懂作者寫鄉下生活“樂”是主了襯托學徒生活的苦)
5.小結寫作方法:對比,襯托
通過讀和同學們自己的分析,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凡卡無論在鄉村還是在城里他都沒有好日子過;無論到了哪里他的命是運都悲慘的。作者采用的這種把鄉村的貧窮、無耐和城里的悲慘、孤獨放在一起寫,讓人讀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慘命運。這樣的寫法叫 對比。同時我們還能夠從凡卡含淚帶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識地用農村生活來 襯托 城市生活的悲慘。這是本課在表達方法上又兩個重要特點。
四、比較結尾,深化主題
1、自由朗讀寫信后的內容,把描寫凡卡動作、神態的詞句劃上記號,體會他的內心活動。
2、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么?
師:凡卡滿懷希望給爺爺寫了一封信,希望爺爺能把他接回鄉下。我們從文章的結尾不難發現,這只不過是個美麗的夢,凡卡的愿望是永遠不能實現的。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出 “凡卡信封上沒有寫明地址,信是無法寄出去的,爺爺永遠也收不到凡卡的信。”你覺得文章的結尾該怎樣朗讀?
1、學生試讀。
2、指名學生讀,并說說這樣讀的理由。
生1:我讀得這么悲慘,是因為課文以美夢結尾,更突出了現實生活的殘酷。
生2:我用歡快的語氣朗讀,是因為課文的結尾表達了凡卡美好的愿望。
師:你們贊同誰的讀法,為什么?
生3:我覺得應該讀得悲傷、難過,因為殘酷的現實和美好的夢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反襯凡卡命運的悲慘。
師:你體會得真深刻!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輕輕讀,讓凡卡甜蜜的 夢多停留一會)師:凡卡滿懷希望給爺爺寫了一封信,希望爺爺能把他接回鄉下。我們從文章的結尾不難發現,這只不過是個美麗的夢,凡卡的愿望是永遠不能實現的。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出“凡卡信封上沒有寫明地址,信是無法寄出去的,爺爺永遠也收不到凡卡的信。”你覺得文章的結尾該怎樣朗讀?
1、學生試讀。
2、指名學生讀,并說說這樣讀的理由。
生1:我讀得這么悲慘,是因為課文以美夢結尾,更突出了現實生活的殘酷。
生 2:我用歡快的語氣朗讀,是因為課文的結尾表達了凡卡美好的愿望。
師:你們贊同誰的讀法,為什么?
生3:我覺得應該讀得悲傷、難過,因為殘酷的現實和美好的夢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反襯凡卡命運的悲慘。
師:你體會得真深刻!
3、感情朗讀(配樂)
[通過對朗讀方式的探究,進一步深化了主題,學生通過朗讀的體驗,更深刻地領會作者同情凡卡的情感已達到了不忍心寫他的愿望不可能實現的悲慘結局的程度。學生通過讀的比較,同時也感受到了作者那種“以喜寫悲悲更悲”的語技感。]
4、師總結:夢是那么的美好,可現實都是那么的殘酷,誰也改變不了凡卡悲慘的命運。世界上像凡卡這樣的苦命孩子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需要我們伸出溫暖的手去關心、去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