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梁衡的同名散文(發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節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科學精神"為專題編排的,這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靈和人格。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篇課文沒有泛泛介紹居里夫人的科學成就,而是選取了最典型的幾個事例,將作者對科學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因而,本課的重點一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二是讀懂居里夫人的事跡,從具體的事例中領悟"跨越百年的美麗"就是居里夫人所體現的科學精神。
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六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雖然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比較多,但是相信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結合收集的有關居里夫人的事跡是能夠理解的。但是,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在學習這篇課文時,由于臨近畢業,他們會略微顯得心浮氣躁,因此,此文的學習不僅僅是小學綜合學習方法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對他們人生的啟迪。因此,作為教師要充分理解編者的意圖,要讓學生充分感受科學精神的含義。
學習目標
1.學會"埃、倫"等12個生字,正確書寫"冶煉、溶解、沉淀、分析、隱退、乏力、榮譽、頭銜、里程碑、人聲鼎沸、卓有成效"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喜歡的句子,背誦喜歡的部分。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4.體會作者對居里夫人巨大貢獻和人格精神的贊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
課前準備
1.教師認真閱讀梁衡的原作《跨越百年的美麗》《悼念瑪麗·居里》等相關書籍,準備有關居里夫人的文字、圖片或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質疑"美麗"
1.板書"美麗",請同學們談談對美麗的理解。
2.板書"跨越百年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問題預設:課題的美麗表現在哪里?什么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這里的"美麗"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嗎?……
同學們,讓我們走進課文中去尋求答案。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美麗"入手,引導學生質疑,課伊始,疑已設,引導學生有主旨地進入整篇課文的學習。)
二、初識"美麗"
1.自由練習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
2、交流資料,認識居里夫人
(1)學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資料。
(2)教師對居里夫人進行簡單介紹和補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搜集與處理信息,抓住關鍵信息進行交流,對居里夫人有大致了解即可)
3.在大家的交流中,我們已對居里夫人有了初步了解,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在課文的描述中,又會給我們留下怎樣的印象呢?讓我們沿著"美麗"去認識居里夫人,了解居里夫人。自由讀課文第一段,她的美麗首先表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