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教材簡介】本文是梁衡的同名散文(發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節選。這篇文章主要歌頌了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高尚精神,以及她獲得巨大榮譽之后的淡泊名利,表達出外表的美麗往往只是暫時,但外表本來就美麗的居里夫人通過對科學孜孜以求的不倦探索,超越時空,在人們的心中永遠美麗。
【教學理念】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實行“自主一合作一探究”的學習方式,遵循“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原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設計教學。力求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使他們主動學習、積極探究,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教學目標】
1.會寫“埃、倫、藤”等14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肅然無聲、卓有成效”等詞語。
2.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3.在品味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中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和深刻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真正理解“美麗”的內涵,思考人生的意義,提高人文素養。
【重點難點】圍繞美麗,層層推進,逐步加深對居里夫人的認識并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引導自學。
1.直接揭示課題:跨越百年的美麗
2.個性解讀課題。引導學生質疑。
師:題目中哪個詞語引起了你的注意,請讀重點。你為什么對它感興趣?
3.學生自學課文。
師:究竟是怎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尋。先請同學們按要求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①將課文從頭至尾讀兩遍,難讀的句子再多讀幾遍;
②思考: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再連起來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二、交流反饋,理清脈絡。
1.指名朗讀并初步理解下列詞組:
瑪麗·居里 皮埃爾·居里 倫琴 貝克勒爾
冶煉 溶解 沉淀 分析
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
視名利如糞土
導學預設:
⑴指名分組朗讀,教師相機正音;
⑵第一組:根據課文內容,說說這些人物;
第二組:這四個詞語有什么聯系?
第三組:與“打破砂鍋問到底”、“刨根問底”等詞語聯系理解;
第四組:與“淡泊名利”聯系理解。
2.討論各自然段的大意。
3.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4.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容貌,欣賞美麗。
1.指名朗讀第1、2自然段,明白本文倒敘的寫作特點。
2.找出描寫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子。注意“藤”、“銜”、“糞”等字的書寫;
2.繼續思考課后第(1)題。
板書設計: 跨越百年的美麗
倒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