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長足跡”為例談綜合性學習教學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語文學習動,有其獨特的學科氣質。那么,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開展學習,又體現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走進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六組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成長足跡》。此前,學生已開展過三次類似的“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具備了一些綜合性學習的基礎。小學生活令人難忘,六年來,學生從天真爛漫的幼兒成長為身心健壯的少年,這既是學生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浸透著學校、老師的心血。這六年是學生在人生道路上開始起步而永遠難忘的歲月。在即將畢業的時候,以“難忘小學生活”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綜合性活動,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并且永久珍藏,成為美好的回憶,是師生共同的需求。
在這次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教學組織和實施中,我著重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一、突出自主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要實現綜合性學習的目標,首先必須鼓勵學生自主。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是學生提高綜合性學習能力的前提。
1.學生自主確定主題。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多次的綜合性學習的實踐,已具備了相當的語文知識與綜合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充分信任學生。只有放手讓學生自主實踐,其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和發展。“難忘小學生活”分成“成長足跡”和 “依依惜別”兩大板塊。學生在學習了本冊的閱讀材料《難忘的啟蒙》《老師領進門》《新來的王老師》和《忘不了的笑聲》《作文上的紅雙圈》之后,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將第一板塊“成長足跡”的主題活動確定為編制“班級紀念冊”。
2.學生自主制訂計劃、進行活動策劃。學生以制作“班級紀念冊”為軸心,把紀念冊分為“集體榮譽”“同學情深”“師恩難忘”“我愛我家”四個欄目,針對這四個欄目,學生進行具體的活動策劃。例如,“集體榮譽”欄目,學生計劃搜集六年來班級的獎狀。“同學情深”欄目,則策劃開展以下活動:“猜猜他是誰”“最難忘的一件事”習作競賽,用習作形式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搜集六年來同學們的合影,加上標題,記錄自己成長的點滴;擅長畫畫的為同學畫像后寫寫心里話,記錄下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師恩難忘”欄目不僅搜集六年來同學們的口頭評語、書面評語等,而且尋找成長的足跡里老師和同學們的合影,以此表達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我愛我家”這個欄目,孩子們更是別出心裁,通過采訪學校的幾任校長,搜尋學校幾年來每個角落的點滴變化,利用拍照做展板的形式來記錄見證他們成長足跡的母校,表達對母校深深的愛。
3.在學生自主展開活動的同時,教師應關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面。教師不必擔心學生策劃的活動質量不高,其實學生有很多頗有創意的想法和做法,而將這些想法和創意自主地加以策劃的過程,就是他們真正參與和體驗的過程及其能力得到提升的過程。例如,在開展活動前,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組成小組,并給自己的小組命名:“tl”小組──老師的愛,“精彩瞬間”組──照片組,“教誨深深”組──評語組……他們還很有創意地為自己的小組設計組徽呢。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多渠道搜集材料,例如,到教導處查找學籍卡、對老師進行采訪等。雖然強調學生充分地自主,但教師的引導作用不能忽略。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面,巧妙引導、幫助,善于當好參謀。例如,學生在進行“師恩難忘”這個板塊的過程性交流的時候,作文組想為描寫老師的作文配上漫畫,而組內缺乏具有這種才能的同學。對此,教師應適時進行指導,提出建議,或對小組成員進行調配,或建議學生尋求幫助。再如,評語組為了在課堂上把搜集到的評語展示給大家,以便更好地和大家交流,課前咨詢我有否更好的辦法,這時我就給了他們點撥和提示: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數碼相機把材料拍下來。該組的課堂交流效果果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