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標識》教學設計
鹿泉市曲寨小學 高麗萍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當代作家張抗抗的作品.全文緊緊圍繞"標識"來寫.作者先用大量的筆墨描寫現代文明帶給城市的雷同現象,失去了特有的個性,失去了活氣和靈性,為下文寫城市的標識做好了準備;接著正面寫城市中的標識,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標識,以細膩的筆觸贊美了城市特有的標識------樹,最后作者發出由衷的感慨,樹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記,不可被置換的標識,將成為城市的靈魂,是大自然的遺贈,使城市僅存的個性.作者以真實的內心感受,來喚起人們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珍惜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天然禮物的意識,提醒和號召人們要自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使之與人和諧共存,共同發展.
學生狀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這些學生思維活躍,用于展現自我,已初步具備了小組合作,識字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同時,抓住學生樂于質疑問難的特點,讓學生多問,多交流,教師及時點撥引導,進一步提高閱讀的能力.
學習目標
1 基礎知識目標
了解有關張抗抗的文學常識,識記理解重要字詞.
2 能力目標
能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排比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3 思想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城市的標識》一文,增強我們對生存環境保護的意識,從我做起,化作行動.
學習的重點,難點
重點:用細膩的語言,賦予變化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識,團徽是共青團員的標識,那么,你知道那些事物可以作為城市的標識呢 誰來把你課前查閱的資料與大家一起分享呢 (學生上課交流自己查找的資料,激發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有關各國的國花和中國各個城市的市花的圖片和文字.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城市的標識》這篇課文,來看一看城市的標識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讀課文,劃出本課中您不認識的生字,新詞.
借助字典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會生字,新詞.
熟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圈,點,批,注.
三,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生字:遒qiú 涸hé 蕓yún 饋kuì 忖cǔn
蒡bàng啾jiū 窠kē
2,正音字:胞bāo,不讀pāo 嶄zhǎn,不讀zhàn
詞語:
遒勁:雄健有力
饋贈:贈送.
蕓蕓眾生:蕓蕓:眾多的樣子.眾生:泛指人類和其它一切動物.指一
大群無知無識的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樣流個不停.比喻來往的人或車輛,船只很多
壽終正寢:壽終:很大年紀才死去.正寢:舊式住宅的正房.指年老時在家安然死去.比喻事物的自然消亡.
四,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哪些內容,可以分為幾段
全文層次清晰,共分三個部分.
1-5段為第一部分:列舉城市之間的雷同現象.
6-15段為第二部分:寫樹才是城市的真正標識.
16-17為第三部分:喚起人們對樹的愛護以及作者對自然界的崇尚.
2,同桌互讀本課中最喜歡的句段,并提出不懂的問題,能解決的在小組中解決.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我們對《城市的標識》這篇課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談談你對這篇課文的理解.你還有哪些問題不理解可以提出來討論交流.
二,精讀課文,感悟重點.
(1)默讀課文,劃出城市間雷同的具體事物.
"高聳的大廈和大樓","滿街的霓虹燈和高架的立交橋","川流不息的車輛","滿街的現代服飾和商品"等.